女孩子日常的行為舉止,或多或少反映了母親的行為舉止。而在她發怒時,往往就會反映出父親的舉動。父母的影響力,可是一輩子的啊!趁著母親節的來臨,也分享一下兩個母親的小故事。
我的母親,小時候是香港的漁民,可她卻不懂游泳。長大了,在塱原耕作。每天來回走一小時的路到石湖墟購物,卻連單車也不懂得騎。送我們兄弟上學,自己卻隻字也不會。本以為離開了漁船,便不用面對洶湧的大海,誰不知每年總有幾次,梧桐河水泛濫,屋子就會像漁船一樣,在河水上與水浪拚搏。不時還得要消防及輔助空軍解困。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凡生活,卻因為「媽媽真的愛妳」而短暫走上銀幕,跟劉德華合照,與蘭子做對手戲。
對於學習,媽媽在我初小時,已對我說:「我未曾上過學,學習的事,我幫不了你。你要自己努力!能學習多少,自己就得益多少啊!」有一年,田裡剛下了菜種,晚上卻下起特大的雨來,天還未亮,便要離家暫避。兩天後,回到家裡,看見傢俱電器全被泥水浸透。家禽沒了,田基壞了,田裡再看不見菜種了。那時候,媽媽呆呆看着田裡的眼神,現在還是歴歷在目。
不過,過不了多久,她奮力的把田地修好,找親友借過了種子,讓生活重上軌道。四十歳左右,她學懂了踏單車。五十歲,又學習游泳。六十歲,又學習寫字。謝謝您讓我看到甚麼是:
終生學習,和氣忍讓,自強不息。有困難嗎?盡力去解決吧!
大女(我的太太)的母親,從小在內地長大。因為她的大兒子意外身亡,使她離開傷心地,移居到香港。在沒有親友的支援下,外父獨力擔起五口子的生計。外母則全力相夫教子女。從住在天台屋,到擁有自己的大廈單位,她們反映了經典的「獅子山下」奮鬥故事。
外母對初學習的兒女,提供了不少輔助。不過她不懂的,還是鼓勵兒女自己努力。對於待人接物,家務三餐,看看大女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便知道過去外母的親授有多成功。兒女大了,有時間她便到老人中心,幫助他人及分享自己的編織及烹調的能力。外母她口快手快,不時弄出不少笑話。她也讓我看到:
做事要快,待人以愛以禮,生活縱然困難,仍是有享受的空間啊!
有時候想,雖然現代的一些媽媽在某方面的知識豐富了,理想多了,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教導孩子的本能。
願母親們身體健康,讓大家可以多一些時間一同多遊歴、多體會這世界的人、物和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