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想以「生日的意義」為題撰文,但覺「時機」未到,遲遲未動筆。最近,認為「時機」將至,故執筆寫我心情。
童年時,家裡鮮有為我慶祝生日,媽媽的理由是「小孩生日,沒甚麼大不了」,見同學歡天喜地舉行生日會,羨慕不已,只能路過餅店,看看蛋糕「望梅止渴」。少女時,家教很嚴,沒有機會「呼朋喚友」慶祝,連生日禮物也不敢收,怕媽媽說我「貪心」。拍拖時,生日猶如「節日」,男友會費盡心思取悅我,似乎頗應「隆重其事」。
不過,誕下女兒後,我對「生日」卻有另一番體會 ── 嬰孩出生之日實乃母親受難之日。雖說現今醫學昌明,生孩子是「一刀之快」,惟剖腹之痛仍不會好受,更遑論堅忍「十級陣痛」產下麟兒鳳雛。母親徘徊生死邊緣,換來可貴的小生命。
兩年多前,在家「穿羊水、見紅」,氣急敗壞乘車到醫院待產;抵埗後驚惶失措,心情忐忑承受陣痛;陣痛越發強烈如受千刀萬剮,痛至極點時,使勁把孩子推出來;直到聽見女兒出娘胎後,如洪鐘般的哭聲,才鬆一口氣 …… 種種情景,難以忘懷,恍如昨天。由那時起,我深切明白,媽媽為何說「小孩生日,沒甚麼大不了」。若與親娘所受相比,真的「沒甚麼大不了」,甚至於微不足道。
自此,每年生日,我最想念媽媽,想媽媽在我身旁,也想聽聽媽媽的聲音。「養子方知父母恩」,我時刻提醒自己「父母生我育我,劬勞未報」。「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實應趁雙親健在時,一盡孝道。
母親節快到,快把握時機,陪伴為我們勞碌半生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