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說,吃得慢一點,或可減低致肥,以及出現代謝症候群等的機會。
原因相信是,吃得太快,會引起血糖水平起伏,導致胰島素抵抗性。
代謝症候群會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及中風的風險。
符合以下風險因素中的3項,就會出現代謝症群:
腹部肥胖、高禁食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及/或高密度脂蛋白。
研究建議,吃得慢一點,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研究中,參加者都沒有代謝症候群,根據進食速度被分為3組:慢、正常或快。5年後,專家對他們再作評估。
進食快的一群有較高機會 (11.6%),患上代謝症候群,正常速度是6.5%,進食慢的有2.3%。
吃得快,和體重增加、腹部脂肪和高血糖等有關。
專家建議,花點時間慢慢咀嚼食物,吃得慢令腦部收到飽肚的訊息,於是會早點停止進食,吃少了。
"吃得快,就較少感到飽肚,就會吃過量了。而且會令血糖水平起伏較大,造成胰島素抵抗性。"
Source: Eating too quickly linked to obesity and increased risk of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