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覺到你的智能手機正傷害你的健康或者人際關係,那麼答案就是 yes 了。 在洗手間、看電影、和朋友吃飯都會看手機,你並不覺得自己是手機上癮-大部份的專家都會同意你的看法。
"只有很少量的人符合上癮的定義,不過很多人正過量地使用他們的智能手機。"
過量使用和上癮兩者的分界線很模糊。不過,專家說,如果手機已經達致影響你的生活,而你不能停止使用,那麼你就進入了上癮階段了,失去控制就是上癮的特徵。
智能手機上癮書本的作者也同意以上專家對手機上癮的定義,更列出幾個警示。脫癮是最重要的一個警示,如果手機不再你觸及的範圍,而你會感到焦慮、急躁或不舒服,那麼這就響起了警號。如果你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這種對手機的慾望,其實和濫用酒精或毒品相類似。
或許,你會問:看一下 Facebook 或者傳送幾個訊息,又有什麼大不了呢?-最新的研究或許令你再三想想。
你或者有聽過手機屏幕的藍光,會影響你的睡眠,還有社交網絡可能令人抑鬱等。而更廣範圍的研究認為,長期使用互聯網,可能對腦部思考造成了壞影響。
人們的專注力時間越來越短,而智能手機的通知把原來已弱的集中力,再經常打斷。例如,當你正閱讀一篇文章時,雖然只需一兩秒去看一下通知,但要重回剛看到的文章,又想想你將要回覆訊息,這些事就減弱了集中力。
更多研究指,花很多時間使用手機的人,會經常分心檢查手機,就算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只要看一下電郵已經足以令人緊張起來。
專家認為,不少人由使用手機,變成被手機所使用了,也可以說是互聯網的原因。"不知道上網會找到什麼,就是個令人上癮的原因,使用想經常再看看會發現什麼,隨時會遇上好東西。"
那麼,可以怎樣做呢?
專家說,應該是了解自己的手機使用習慣,估計每天的使用時間。為自己設下底線,留意什麼地方花費最多時間。跟著,就要減少使用量,也關掉不重要的通知。
專家最後建議,設下一個 phone-free 時間和地點,可以是飯桌或者早上。你的睡房更應該是其中一個 phone-free 地點,最好以鬧鐘代替手機。
"有一點時間空閒一下,是一件好事。你的腦袋不時需要時間漫游一下,在沒有手機等干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