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3K

【育兒禁忌】切勿過早如廁訓練 𢭃BB去大便恐增加脫肛風險!

跟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是有需要,但切勿過早,也要用對方法!近日有港媽在WhatsApp群組分享,有朋友替其9個月大女嬰進行如廁訓練,不時會嘗試抱緊女嬰雙腳,讓屁股凌空,𢭃他們上廁所排便,結果直腸跌出肛門外露。兒科醫生指3歲以外嬰幼兒也有機會脫肛,𢭃寶寶排便一動作應盡量避免,另外提醒如寶寶的大便太硬,亦有可能引致更嚴重的肛門擦傷、紅腫,甚至肛裂出血。

一名港媽在網上WhatsApp媽媽群組分享,她一位朋友為了盡早指9個月大女嬰戒片,不時會嘗試抱緊女嬰雙腳,讓屁股凌空,𢭃他們上廁所,結果直腸跌出肛門外露。群組中有其他媽媽表示自己的兒子試過疑似脫肛,看到肛口「有少少腸頭走了出來,過一陣子才縮回去」。大家不約而同地分享,上一代長輩經常鼓勵𢭃寶寶上廁所去大便,期望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可以盡早戒片,但其實這樣是大錯特錯,會增加寶寶脫肛的風險。

脫肛是指直腸末端的黏膜從肛門露出體外,狀況多發生在半歲至三歲的嬰幼兒身上,由於寶寶的盆腔組織結構還沒有完善發育,又加以腸道的功能薄弱,所以會因為太常腹瀉、便祕而引起脫肛。有兒科醫解釋,𢭃嬰兒的動作會調整直腸角度,也會令肚子有向下推的壓力,的確可讓寶寶感到便意,更易排出大便,有機會令肛門周圍的壓力增大從而對括約肌造成傷害,得不償失。

另外如大便較硬身,又或是寶寶很用力排便,確實有機會引致直腸的黏膜部分凸出肛門之外。醫生續指如果孩子遇上這個情況也不用太擔心,當排便完了,凸出部分會自然縮回體內。

醫生提醒爸媽們如留意到寶寶直腸末端長期凸出,有「脫肛」的情況,宜盡快向醫生求診,因為有機會是涉及嬰兒括約肌無力、先天失禁、神經系統或肌肉發展出現異常,也有可能是肺部等內臟問題,導致肚內壓力大,而出現脫肛。另外建議家長多留意寶寶大便的狀態,3個月以上的嬰兒亦能按情況多攝取水份,6個月大後更可以給予高纖維的食物,以增強腸道蠕動,以及軟化便便。

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兩歲半至三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因此爸媽們不用太心急要跟寶寶開始戒片,可以約在兩歲至三歲左右嘗試進行。對於月齡較小的寶寶,最好還是用紙尿片,如果想幫助寶寶更易排出便便,可以讓他們平躺床上,把腳分開並向上拉高,又或者慢慢順時針打圈按摩肚子,也可以刺激腸道,減低便秘的機會


相關文章

24歲孝順孫女帶94歲外婆提早影婚紗照圓夢:一定要讓妳親手為我披上婚紗。

【母乳爭議】母乳餵9歲女兒惹網民批評 媽媽堅持「她不說停我就不會停」

4歲男童被毛巾擦臉後突眼睛劇痛 醫生揭露驚人真相!

【育兒悲劇】紅夫妻盲信曬太陽能吸取營養存活 1個月大兒子慘遭餓死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