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

1.5K

三文治族的懊惱

我們這一代有個稱號叫三文治族,上有臨近退休的父母,自己有才剛供了數載的蝸居,下有花錢的小孩,薪水確實已經不算少但仍然感覺力有不逮。25-35歲的確是財務上比較受壓迫的人生階段,究竟問題出在哪裏?很明顯這是家庭理財的規劃問題,如果情侶在還是單身的時候沒有理財概念和儲蓄投資習慣,成家立室生兒育女之後便會突然感受到莫大的財務壓力。過去的不用再嗟歎了,重點是困境如何解脫?

第一步當然是回歸基本,審視一下全家的每項支出,例如生活費、供/租樓、保險費等,然後將你的收入-支出=可投資資金。如果已為人父母,建議必須先從每個月的薪水省下$5000開始做投資,隨著日後孩子上小學或是父母薪水提昇時,每個月投資金額就可以提高為靠近$10,000,這個數目將來便能變成小孩的學費或/和夫妻倆的退休金。趁新婚還年輕,還有大好的工作發展,現在踏出第一步,免得將來懊惱沒及早打算。

有了存錢的習慣,下一步便是設定短、中、長期目標。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願望或生活目標,先把短期(買車、旅遊)、中期(子女留學、買樓)、長期(退休金)的目標列出來,這樣便會知道事情的緩急、需要準備多少金額、剩餘多長時間來滾存。最好還要養成記帳的習慣,讓資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文治族的懊惱

目標明確了,資金也算出來了,接下來就要挑選出合適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定期、基金等。新手爸爸媽媽年紀尚輕,風險承擔能力較高,投資上可選擇屬性較積極的基金。有些人會擔心,如果基金公司或銷售機構經營不善,投資的錢會跟著不見嗎?答案是不會的。基金公司只負責管理資金組合,而保險公司或銀行則負責保管資產,兩者各司其職、同受政府法例約束,所以無論任何情況也不會動用到投資者的錢,資金是獨立而且安全的。

夫妻要一同把錢管好,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曾經有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金錢是造成夫妻之間摩擦的主因。另一個弔詭的統計結果是,無論男女都覺得另一半才是不重視金錢的人,或是會毫無目的地花錢。家庭理財猶如划船,兩人各持一支划槳,必須同時、同力度、同方向,船兒方能順利前進,否則只會讓船在原地打轉。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34歲辭工出去闖?

【理財個案2023】因前女友明白現實殘酷 20歲決心致富!

【理財個案2023】完成儲100萬,之後的理財計劃

【從小學理財】理財教育由小做起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