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灌輸正確理財觀念,有益孩子一生。不奢求孩子靈活投資飛黃騰達,只盼他們慎用金錢,用得其所,別為了買「想要的」而負債累累。
一、使用現金
信用卡、八達通雖然方便,但這類虛擬貨幣易令孩子的金錢概念模糊,難以聯繫金錢與購物的關係。家長在孩子面前宜多用現金,令孩子明白貨物必須用辛苦賺來的金錢購買,以不是輕鬆地用信用卡和八達通「一碌、一嘟」就有。
二、參觀銀行和提款機
到銀行和提款機參觀,是讓孩子了解錢從何來的最好方法。孩子會明白到銀行不單止是提錢的地方,更是父母把辛苦得來的錢存入的地方。
三、超市購物
帶孩子到超市購物是建立金錢管理概念的好開始,例如到不同超市格價,將金錢的價值最大化。購物時,家長可以指出各樣物品的價錢,教導孩子使用優惠券以省錢。選購完畢後,著孩子計算總金額,並讓他結帳。
四、品牌不等於更好
在超市購物時的另一重要課堂──不必只買大品牌。「超市牌」的質素不一定較差但價錢一定較便宜,爸媽宜指出大品牌與超市牌的價錢差異,教導孩子如何選擇。若選了較便宜的「超市牌」的話,可讓孩子用節省下來的金錢多買一樣東西。
五、辨清「想要」與「需要」
食物是「需要」,供應生之所需;玩具是「想要」,只是生活娛樂。若孩子有能力分別「想要」和「需要」,他已掌握了金錢管理的最重要技巧,這能力是將來管理財富的奠基石。
六、製定財政預算
家長在製定每月財政預算時,可邀孩子一同參與,向他逐項解釋家庭開支,然後將收入扣除開支,看看每月剩多少錢,再決定儲起或是購買想要的物品。
家長也可與孩子一同製定其財政預算,雖然孩子沒甚支出,但也可及早建立良好記帳習慣,管理金錢運用。
七、雜費帳單
爸媽可向孩子展示水電費帳單,讓他們知道帳單可以有多貴,同時解釋付費才能得到水電服務的原因。指出改善生活習慣,如把不需用的燈關掉、縮短淋浴時間,不但可節電省水,更有助省下金錢。
八、列出「願望清單」
製定財政預算後,孩子便會知道自己有多少餘錢,他們可以列出一張「願望清單」,寫上想儲錢買的東西。家長可幫助孩子計劃一下需要多久才儲到足夠金錢購物。
九、使用透明錢罌
豬仔錢罌雖然懷舊,但建議轉用透明錢罌,方便孩子觀察儲蓄進度,看著目標愈來愈近令人振奮。
十、以分享表達關顧
捐獻金錢與賺取金錢同樣重要,能讓錢用得更有意義。除了儲蓄用的錢罌外,不妨預備另一個錢罌作捐獻之用。當錢罌填滿時,鼓勵孩子捐給慈善機構。
十一、做小生意
小生意不但可為孩子帶來收入,更可灌輸孩子對工作的熱誠,將來成為工作、經濟獨立的人。我在外地旅歷時就曾見過八、九歲的小學生做手繩賣給同學,或是與爸爸在街頭賣曲奇。
十二、以差事換津貼
如孩子對做小生意不感興趣,家長可找一些差事給孩子,然後向他發放津貼。孩子有收入後,便要學習如何管理。
十三、與金錢相關的遊戲
一些桌上遊戲如「大富翁」和「生命之旅」涉及金錢概念,需要好好規劃、運用以及作決定,爸媽不妨多與孩子玩啊。
相關閱讀
別讓孩子過早成為消費者
http://www.bkmilk.com.hk/?p=11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