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

905

入股Uber 賺千倍 「創投之神」分享分析心法

網約車平台Uber(UBER)上市,不少早期的創投投資人,盡享千倍、百倍回報,聲勢一時無兩。例如創投公司Menlo Ventures,創立35年,一直未能「千倍勝」,與最終大放異彩的公司,如Facebook(FB)、Instagram、Snap(SNAP),老是擦身而過。然而,此番卻靠起初投資人敬而遠之的Uber,中了特大獎。

話說Menlo於2011年,領投一筆$3,200萬(美元,下同)的B輪融資,當時Uber估值僅為$3.2億。當日Uber開出極「辣」的投資條款,其它創投公司打退堂鼓,Menlo才有機會補上。

Menlo的合伙人坦言,入股時全無想過後來的驚人回報;續再增加投資,前後共投入資金$6,650萬。Uber帝國擴張,曾爆發無數營運危機,Menlo毫不動搖,不捨不棄。

及至2018年,終於開花結果,首先軟庫向Menlo購股,先獲利了93倍(倍,不是%),穩袋$9.73億。此外,Menlo幸運地持有另一初創公司Jump Bikes股份,當Jump Bike被Uber收購,Menlo又獲得一批Uber股份。

到Uber正式上市,市值一度達$824億,Menlo持有Uber 總權益的2.3%,折合市值約值19億。

被外國社交媒體,稱為「創投之神」的Naval Ravikant,亦是Uber 最早期的投資人,獲利更多。Naval目光如炬,另一代表作為特朗普至愛的社交平台Twitter(TWTR),同樣獲利千倍。

被問及成功之道,Naval 有兩大心得:首先,他奉行「寧願輸錢、切莫走失」的哲學。「吓,咁反巴菲特,真大逆不道、目中無人!」

Naval強調,如投資傳統行業,回報以%計,若不慎誤中如卡夫亨氏(KHC)式地雷,會抵銷數隻正回報股份的盈利。

但押注新行業的科技公司,一旦碰上一隻Amazon.com(AMZN),回報千倍、萬倍,就算投資組合中,有大量股份破產,「一支大贏救全家」,總回報仍極為驚人。

「創投之神」另一心得,在於聚焦分析公司產品。天下公司,皆以販賣產品、服務,解決用家問題,從中獲利。持續不斷改良產品的能力,是新創企業突圍而出的關鍵。

借用大陸網路安全公司,奇虎360集團首腦周鴻禕的經歷解釋:當年奇虎曾聘請一日本名設計師,出產一小巧美觀的路由器(router),微型精緻,呈鵝卵石狀,極具「京都風」。為不破壞外觀,既內置天線,又將插頭數目減半。

周鴻禕滿以為可像蘋果電腦(AAPL) ,以優雅設計,殺出血路,誰知市場毫不受落。管理層無怨天尤人,反問諸己:「自己出了甚麼問題?」明查暗訪後,四字結論:「閉門造車」。

平民買家認為,路由器天線越長,收發力才強;插頭減半,實不夠用。路由器一旦安裝於角落,無人注目,甚麼「京都風」,真「多嚿魚」。

充分明白用家心理後,重新設計鋁合金外殼,兩根大天線的第二代路由器,暢銷過百萬台。這種持續改進的能力,日積月累,便是Naval珍重的核心能力。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理財個案2023】34歲辭工出去闖?

【理財個案2023】股票組合大重組

【理財個案2023】以租養租 3年買多層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