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財經作者及博客 80後東昇,從今開始我會在這專欄為大家分享家庭投資理財、股票分析等文章。
自從得知有了小東昇之後,筆者即時從資產當中抽一部份作為小兒的大學教育基金。當日構思如下:
本金 $50,000 元
每月再投入 $ 2,000 元
利是錢全數撥入基金
所有股息再投資
目標年回報率 8%;跟據錢家有道網站的計算,這樣的操作會為基金 18 年後帶來的總值會是:
https://www.thechinfamily.hk/tools/tc/saving.html
$1,170.201.0
百萬多一點的現金其實不是很多,因為沒有考慮到通脹。財務分析上,理應將18年後的價值計回一個現值 (Present Worth) 來顯示。
為了令讀者容易明白,我嘗試用物價增幅來說明。假設年複合通脹率為 3%,
2018 年的本地大學學費為:$42,100
2036 年的估算本地大學學費為:$71,672
2018 年的假設本地大學學生年生活費為:$36,000
2036 年的假設本地大學學生年生活費為:$61,288
2036 年 4 年的學位洗費為: $531,840; 基金大約能提供 200%的覆蓋。
-------
2018 年的假設英國大學學費為(全期):HKD$300,000
2036 年的估算英國大學學費為(全期):HKD$510,729
2018 年的假設英國大學學生年生活費為:$100,000
2036 年的假設英國大學學生年生活費為:$170,243
2036 年 4 年的英國洗費為: $1,119,701; 基金大約能提供接近 100%的覆蓋。
以上回報及假設的通脹都是假設。 如果我最後做不到,也不擔心。當年我們也是身無分文去上香港大學,最後三年後畢業竟有自己資產。當沒錢的時候,人就會想辦法賺錢,做兼職、補習、小生意等無所不用其極。
新一代確實比我們幸福,但他們面對的世界也是殘酷及充滿競爭。
所以儘量給他們易走的路吧。
打後這專欄會同大家跟進BB 基金的表現。
BB 基金現時主要持有 領展 0823.HK 及其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