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1.2K

眼力、眼光、眼界

普通人用「眼力」
只睇到眼前已經存在的事!
所謂…後知後覺,慢人幾拍!

絕大部份人都處於這種狀態…
有些人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
有些人因為本身對投資興趣不大,沒有留意;
有些人因為害怕冒險,聽到都當聽唔到;
有些人沒有這種天份,欠缺想像力及分析力…
直到見到市場已經出現變化,看到身邊有朋友賺了錢,才後悔當日沒有
跟上,經常聽見他們講的一句話是:「早知我就…」

思維不變…下次只會重蹈覆徹,後悔又後悔,無限輪迴!
不過都未算最慘,大不了賺唔到錢,繼續埋頭苦幹上班也能過活!最慘是見別人賺錢,條氣唔順,盲目高追!
舉例,在股票市場,身邊有朋友,去年見到人買騰訊賺大錢,心有不甘,於是450元高位照樣高追,結果當然是…再坐一會!

又舉例,在地產市場,筆者在2009年開班教學,過去多年,大部份時間(不包括2018上半年)不斷講買樓,尤其細價樓,絕大部份學員都有付諸行動,賺了N桶金,坐擁八位數資產比比皆是。

但亦有朋友不信,滿腦負面思想,甚麼加息、環球經濟不穩、樓價太貴、脫離負擔能力等,被樓價拋得遠遠,車尾燈都見唔到!最慘是當一年又一年過去,見到身邊個個買樓的都賺大錢,心有不甘,於是就在今年!…在樓價瘋顛的時候,忽然睇好,又唔做功課,又唔問問有投資經驗的朋友,盲目地以超高價價追入,例如以港島樓價錢,買入新界二、三線樓,當然唔一定會輸的,今天瘋狂,將來可能更瘋狂,但最少賺少好多,Well…祝好運囉!

最理想的是…吸收過往的教訓,努力學習,裝備自己,培養投資者的「眼光」及「思維」,尋找下一次機會。

投資者用「眼光」
可以睇到未來或會發生的事!
所謂…先知先覺,快人一步!
大部份專業投資者都具備這種能力…
他們有較敏銳的觸覺,會留意新聞,留意身邊出現的機會;
他們可以看到一些未發生的、普通人未看到的事;
他們願意冒險,投資冇必贏,但最少會試試,或能抓住機會…
經常聽說:「投資買樓要跟着基建走!」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一半,想
贏得盡要:「早於基建走!」

舉例,近年中資發展商來港搶地,其中啟德更被受追捧。其實政府多年前已公佈起動東九龍計劃,在消息公佈之前,筆者與早期的學員,於2010年金融海嘯過後,已經大舉進擊啟德週邊的九龍灣,當時得寶花園
的細單位才130萬起,現在已經要500多萬了,翻了4倍,還記得第一次九龍灣睇樓團,我們約在Mega Box的空中平台等,與學員們一起望着面前的東九龍、啟德的地盤,大家發揮想像力,想像將來這裡會怎麼樣,事實上不是個個都想像到。

又例如,三年前筆者與員到大陸買樓,當時我們到珠海買的屋苑,呎價才7、8百元,中山就更平,5、6百元有交易,因為看到幾年後港珠澳大橋通車,還未被炒起,今天還未到3年,珠海那些屋苑,已經賣到2千多元,中山也賣到近2千了。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翻了幾倍,現在這個價錢才追入,會否是水尾?唔敢講而家追入一定冇錢賺,不過值搏率已經低咗好多。

企業家用「眼界」
可以創造未來!
相信很多創業的朋友都經歷過,想了一個創新好點子,跟身邊朋友分享,身邊朋友都會撥冷水:「得唔得架?從來冇人做過喎!」

要成為成功企業家,就要有這種「眼界」,大部份人都看好的點子,可能已經做到成行成市,大部份人都不看好點子,可能是機會!例如黃子華首先將楝篤笑帶到香港,搞掂!又例如當年個個都話網購在香港冇得做,因為香港太細,太容易可以落街購物,誰知近年零售小店被淘寶打到落花流水。當然,筆者不是說每個創新的點子都能成功,在現實的商業世界,可能100個點子,成功的只有5個,甚至更少。如何創新,如何實踐,如何可持續發展,都是學問。

筆者不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敢班門弄斧。不過也總說做過一些創新的事,帶起過一些潮流。例如10年前開班教學,教股票的有幾家,但教買樓投資的,印象中則沒有,可能是首創吧,幫了不少年青人置業,幫了不少小業主成為專業投資者。又例如近年筆者與團隊拍檔,將舊工廈活化,由最初幾千呎的分層單位,到萬呎的全層單位,到近兩年的全幢翻新、重建,雖然不是首創,不少發展商也做過類似項目,但最少當理財, 投資策略全港市況沉迷於買住宅投資的時候,我們已經走到下一個路口了,有機會再分享。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育方程式】5個方法教導孩子管理金錢 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理財!

【親子理財】網上小遊戲引導孩子辨明:需要VS想要

球場上保持良好品格,全靠這個方法!

用獎金制度,鼓勵孩子遵守球例學打Golf?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