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

2.9K

買樓給子女,幫佢定害佢?

理財, 家庭理財, 買樓

幫子女買樓,給他們的只是錢,卻沒有給他們理財智慧!
唔知由幾時開始,父母幫子女買樓,被視為理所當然。
買樓的過程,是人生好好的一課!
你要學會儲錢、揀樓、買樓、供樓、理財、投資、規劃人生…
幫佢買…其實是剝削了他們學習的機會!不是說不應該幫,今天樓價高企,筆者都明白如果完全唔幫,確實難上車,但應適可而止!

慈母語錄…
「按6成,剩低(4成首期)我俾晒…」
「供都係我幫佢供…」
「而家後生仔女一定靠父蔭啦!」
「打份工一世唔食都儲唔到幾百萬啦!」
「搵萬幾蚊,租樓又萬幾蚊,點買樓?」

日前有報章報導,在長沙灣新盤【一號九龍道】展銷會現場,記者訪問了一位慈母,打算買入一個600萬單位,予女兒作新婚居所, 不但俾4成首期,剩餘6成上會,幫個女供埋!

以前話養大一個子女要400萬…
而家仲要幫佢買埋樓,咁計法隨時要過千萬喎!
相信不少為人父母的聽到慈母的偉大宣言,都會感到很大壓力,自己住緊嗰層都未供完,分分鐘仲租緊樓,將來仲要幫子女買埋樓?如果生兩個、三個…咪要幾千萬身家?金多寶先掂喎!

近年樓價升到顛,對很多年青人來說,買樓是遙不可及的事。
如果年青人真是有需要,例如要結婚、要生兒育女,一個安樂窩是必須的,做父母的如果有能力,幫子女一把,合情合理。

子女有迫切需要,應該要幫,但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前年筆者其中一個放盤,有一對老夫婦來睇樓,他們剛剛賣了一個已經供滿,唯一用作收租的唐樓單位,套現250多萬,計劃買個350萬左右的上車盤給兒子結婚之用,打算做3成按揭。閒聊間,得知他們的兒子與新抱都有穩定工作,兩人月入共約4萬。

筆者: 借3成咁少?借8成都得喎!
夫婦: 唔想佢哋供樓供得咁辛苦嘛。
筆者: 有幾辛苦呀?搵4萬供1萬!
夫婦: 一闊三大呀,幫到咪幫囉。

其實以老夫婦的情況,根本就不用賣樓!
首先,只要向銀行套現幾十萬,支付新買單位的首期。
然後,由兒子及新抱供樓。
自己的單位則以租養樓,每個月應該有幾千元正現金流。疼愛子女是人之常情,然而也要為自己打算,也要讓子女為自己負責,有需要的,應該要幫,但不應該幫太多。

又有些情況,根本就不是有迫切需要,只是想要。
正如曾經有個屯門的新盤,代理稱4成以上買家未到30歲,是否真的有迫切需要,還是純粹想要?即使未成家立成,很多年青人都希望可以搬出去住,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慈父慈母又走出來,幫子女買樓,甚至有實力雄厚的,不用借貸,Full Pay買下來,這種做法筆者更反對…得來太易!沒有經過努力儲錢,甚至買樓之後根本不用自己供樓,他們是否會珍惜這個單位?

筆者有朋友在財務公司工作,近年很多人將物業抵押套現。
有的為了旅行消費,有的甚至借錢去賭,到最後花光輸光,就拿物業去借錢還債。無償的給子女買樓,尤其是不是有迫切需要,只是想搬出來享受一下獨立生活的,更不懂得珍惜。要買是可以的,但是筆者建議用盡子女的借貸能力,多借按揭,讓他們自己供款,知道買樓要付出,知道要努力,搞唔掂先出手,那會更好。

又有些情況,根本不是子女想要的,只是借子女名投資。
又講上述所講的屯門新盤,代理說有多個買家年僅18歲,很難相信他們有真正需要,相信只是父母已經持有物業,借子女的首置名額來買樓避稅,很難阻止,亦沒有必要阻止,但最少可以更早培養子女的投資思維,做好法律文件,免得將來爭產就可以。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現金還清按揭有無著數?

【樓宇按揭】樓放寬樓花按揭 減低估價不足風險

【投資攻略】美加息雖暫緩 加息周期未見頂

【樓宇按揭】高樓齡藍籌屋苑借得足到30年按揭?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