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大聲喝罵子女,都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叫他們換衣服出門 (好幾次),或者又把牆身塗得亂七八糟等。日常各種大小事,都可以令父母要大大聲教訓孩子。大聲喝罵的確可以 (暫時) 舒緩壓力,但之後你仍然要面對和處理事件,加上你可能會為自己的失控感到難過。
專家指出,大聲喝罵並沒有效果,特別是你經常做的話。「這往往變成了背景噪音一般,孩子都學習不再理會。不過,有些情況下,喝鬧是必須的,例如緊急情況,如孩子要跑出馬路等。」
同時,喝罵會把已經充滿壓力的情緒再升級。當你向子女喝罵時,他們會出現恐懼,或者處於一個「戰鬥」狀態。「當時,孩子都不能處理你的說話,只知道你在大叫,而他們的反應只有不理會,或者向你回罵。」
要緊記的是,孩子和成年人看事物都是有所不同的。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化解說「不」有妙法
若父母面對孩子鬧情緒,但又不想喝罵的話可以怎樣做呢?
1. 用詞
「緩慢而有權威的語氣,可能會更有用,特別是你在解釋某些不能接受的行為、原因及感受,會更有說服力。這可以教導孩子有同理心,以及如何肯定地表達自己。」
2. 休息一下
「先確保孩子處於安全的環境,然後走開一會,深呼吸,再冷靜地回到現場。以一個堅定的聲音 (和平時不一樣) 去說話,這給孩子知道,你對要說的事充滿信心,控制著大局。」
3. 妥協
育兒不一定要「贏」,規則是重要事,不過在範圍內可以有靈活度。舉例說,你要關掉電視,孩子要求多看10分鐘,不妨同意5分鐘,這可以讓孩子感到有一定的控制,而且你實在有聆聽他們的要求。
4. 了解自己的感受
在一個平常冷靜應對的情況下,你發了脾氣,這代表你有一些關注的事。「花點時間了解自己的狀況,想想這如何影響你的育兒方式和態度,嘗試客觀地看看這次事件。」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獨生仔女更易變港孩?5招建議讓爸媽放下憂心!
5. 有同理心
雖然孩子的百厭行為剛剛刺激了你,而要你向他表達仁慈是很困難的事。不過嘗試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你會更明白他們為何不理會你。以後再有同類的情況,你就不會再喝罵他們。
6. 良好行為 SEED
這個 SEED 方法有助你在開始喝罵之前,就化解了一切。
S - 如果孩子拒絕你的要求,嘗試表現 (Show) 同情心,讓他們知道你明白的。
E - 解釋 (Explain) 你這樣要求的原因。
E - 提到你的期望 (Expectations),告訴孩子你的要求,適時再提醒他們。
D - 轉移 (Divert) 他們的注意力,去一些正面的事情上。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與好勝孩子溝通之法
7. 盡力而為
不用介意喝罵到中段,突然停下來,走開冷靜一下。大部份父母都會喝罵的,而且往往不自知。要停止喝罵並不容易,特別是有人對你如此之時。
當你察覺到音量變高的時候,就嘗試停止說話,給自己時間思考一下要如何反應。你會更冷靜地回應情況,同時讓孩子知道你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其實有助他們學習怎樣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