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

14.9K

【教育方程式】誰偷走了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必學7招解決!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你好叻」為敷衍稱讚 3個家長必學稱讚方法

近年學童輕生的事件的數字有上升趨勢,突顯了我們的孩子是何等的無助、脆弱和悲觀,這與孩子的自信不足有莫大的關係。筆者也認識不少成績、能力和外貌俱佳的學生,可他們卻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活得一點也不快樂。

信心不足的孩子是消極的,他們愛與人比較、善妒、愛爭強、不肯認錯、愛說是非、貪心、怕嘗試、要別人遷就、不願去努力爭取自己應得的東西。

孩子缺乏自信,多源於父母愛以不安感和羞恥感去推動孩子前進,常常指駡孩子如何不對和不及別人,又或以恐嚇和懲罰讓孩子在惶恐不安中,不得不努力做得更好。結果,孩子的表面行為是進步了,但內心卻一天比一天懦弱和不安。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獨生仔女更易變港孩?5招建議讓爸媽放下憂心!

另一種讓孩子失去自信的管教是溺愛,甚麼事情也替他們計劃和做好,他們不需動腦也不用動手,結果失去了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在對很多日常事情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變得處處想要依賴別人,要人遷就和幫忙,不願自己去作嘗試和努力。

要破解這些問題,家長可以 :

一、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

家長可以多具體地讚賞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如 :「你做功課很專心,比平日早了十分鐘完成」、「你很有創意,常常想到新奇的玩法」、「你寫字很整齊,只有一個字是出格的」。從家長的稱許中,孩子會見到自己的能力所在,從而建立自信。

二、讓孩子多動手做事情

經驗和知識的累積,都能建立孩子的信心。讓他們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多讓他們幫忙做家務,多問問他們的意見,當他們提問時,多引導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只給他們答案。

三、欣賞過程多於结果

今天的成功,不代表下次仍是成功,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壓力,怕下次失敗了會讓父母失望。故此,稱讚孩子的努力和用心做事,比誇他們的能力和成就更能建立其信心和動力。失敗,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往往就是只差一點點就會成功,累積的經驗,便會帶來下一次的成功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認同孩子的努力,他下次便會比今次更用心。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孩子扭計買玩具 家長「回應訴求」四部曲

四、只同自己比較

教導孩子不要與別人比較,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這便足夠了。讓孩子訂下一年內的目標,再細分為三個月內的目標和具體行動,努力達成。這樣,孩子便能見到自己的不斷進步和成長。

五、以鼓勵而非羞恥感作動力

研究指出,有效的團隊中,稱許和批評的比例是三比一,在管教上更需如此。多些誇孩子是好學生,盡責和努力的孩子,他們漸漸地認同了這些身份,便會自發地做出相應的好行為,也會不斷得到好的回應,建立其自信心。

更多文章:【教育方程式】培養有禮好孩子 何謂「5E教學模式」?

六、培養表裡一致的品格

缺乏自信心的人很介懷別人的眼光,常會因怕得失人而扭曲內心真正的想法,以圖取悅他人或逃避責任。家長要從小讓孩子明白甚麼是良心的提醒,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感到內心不安表示做了不該做的事或没做該做的事;感到自責表示可能做錯了事。當孩子勇於認錯時,要大力讚許;當孩子按內心感動幫助別人時,要多加鼓勵。

七、讓孩子明白天父的愛

人生最大的自信來自被愛,父母的愛是最原始的,天父的愛卻是最不帶條件和無微不至的。越早讓孩子嘗到失敗和挫折,明白自己的軟弱是可被接納的,是可慢慢改變的,其實是件幸事。我常常告訴孩子,無論你有多失敗,做錯甚麼事,爸媽都仍在你身旁,天父都有能力為你解決問題。這樣,便给孩子最大的信心,不怕困難,擁抱失敗,向前邁進!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兒童節目】幼童沉迷看《CoComelon》猶如興奮劑會上癮 推薦10個低刺激性節目!

【港識教育】處理孩子不當行為 指令要簡而精

【兒童理財】如何教導孩子善用利是錢

【教育方程式】如何培養小朋友餐桌禮儀?乖孩子必學5個餐桌禮儀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