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教養守則,家庭之間的守則內容未必完全一致,但最終目標都是希望可以教好孩子。台灣知名女主持人于美人早前在電視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6個教養守則,由用餐禮儀到睡房擺設都有涉及,家長不妨可以參考一下!
于美人是台灣知名女主持人,也曾是南陽街知名的補教老師,近期她在綜藝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教養之道。
1.用餐完自行收拾碗筷
一個孩子有沒有家教通常體現在小細節上。于美人原本不覺得收拾碗筷這個動作有多重要,但直至有次帶兩個孩子到朋友家作客,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在吃完飯後居然懂得站起來跟全桌人說「我吃完了,大家請慢用!」,然後再詢問主人使用過的碗筷應該要收拾到哪裡。孩子的好表現讓在場的大人十分驚訝,也讓于美人下定決心要以身作則,每次吃完飯都和同桌人打招呼,並讓孩子模仿,以此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2. 一定要跟人打招呼
于美人堅持要孩子打招呼,更表示如果孩子沒有打招呼,她就會走出家門、再重新進門一次,等孩子發現她並打招呼,「這是最基本的禮貌!」
3.孩子房間只擺一張床
現今很多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間房,裡面有床、書桌、書櫃、電腦、遊戲閣...甚至還有廁所,孩子不用房門就能滿足所有需求。但于美人卻非常反對這樣的兒童房設置,因為設備過於齊全的房間會令孩子更不願意踏出房門,整天就留在房間中,他不願意出來,父母又不可以進去,這樣親子相處、培養感情的時間就會大大減少。
4.幫助孩子發展興趣更重要
于美人認為比起成績,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培養興趣更重要,尤其是孩子能夠獨立為自己的興趣找方法鑽研,就更難能可貴,「有些人到了20歲、25歲都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所以如果你的小孩在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專精、對某件事有高度熱忱時,這是父母最幸運的事!」
5.加強表現好的科目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很少人可以做到樣樣皆精,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性能取向和專長。但很多時父母都會把重心放在成績欠佳的科目上,想盡辦法希望可以提高該科目的成績,卻忽略了表現好的科目。于美人認為,與其專注在孩子表現不好的科目,不如多加強表現好的科目,孩子也會更願意學習。
6.堅定遵守家規
于美人認為,一旦定下家規,就要嚴格遵守,沒有讓步的空間。部分父母為了想跟孩子維持良好親密關係,會無法遵守自己訂下的家規,例如不斷延長約定好的時間、立場不堅定地拒絕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得寸進尺,不斷試探父母底線,「父母可以跟孩子用朋友的方式相處,保持開放的觀念;但不能毫無原則、毫無規範,這樣孩子也會無所適從。」
文章及相片來源:媽媽寶寶、于美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