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

3.8K

根治壓力問題 讓子女茁壯成長 (下)

0325B

面對子女壓力問題,很多家長都無所適從,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指出,安撫、遊樂等方法只能暫時舒緩壓力,治標不治本,長遠解決方案還是要找出壓力來源,才能夠妥善解決問題。

 

學業成績

雖然學校是子女學習的重要地方,但同樣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趙思雅指出,學校風氣、環境轉變和朋輩間的比較,都會在無形間為子女造成壓力:「由於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是三種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子女在升小或升中時都要面對陌生環境和學習模式的改變。對於適應能力較低的小朋友,往往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學習壓力,並在學業成績上反映出來。」除了學習壓力,學習障礙及困難也會導致子女的自我形像低落,自信心不足,影響身心發展。

建議解決方法:

在升小或升中期間,多留意子女情緒,一旦發現有壓力的徵狀,如失眠、發惡夢、胃口變差或悶悶不樂等,便要多加留意並輔導。升學前可跟子女訂立合理的學習目標,不要麻木地期望過高。升小或升中前可先向子女解釋新學校的不同情況,並參觀學校,讓子女有心理準備。

 

哀傷情緒

中國人對死亡比較忌諱,絕少會在親友或寵物離世後談及相關內容,雖然可以避免觸景傷情,但對於不懂死亡是何物的小朋友來說,便會產生大量的問號;在一方有疑問,一方避而不談的惡性循環下,只會令小朋友的哀傷無法疏導。

 建議解決方法:

向子女進行生死教育,解釋「死亡」,避免他們胡思亂想。鼓勵子女參與告別儀式,並從旁給予輔導,讓父母和子女都更容易接受親友或寵物離世的事實。若然子女不願參與告別儀式,父母亦不要強求。

人際關係

大約在小學階段開始,子女便需要面對人際關係問題,趙思雅指出:「認識新朋友、被欺凌、小圈子、拍拖、分手是很多中小學生所面對的問題,但他們大多都不懂得如何處理,又不敢與家長或老師分享,長期積壓在心內不但會影響學業,嚴重的更會逃避,害怕上學。」

建議解決方法:

從小鼓勵子女多與鄰居或親友進行社交活動,注意活動必須是有交流的,以訓練子女的社交能力。多留意子女的朋友圈子,在可能情況下,多與子女一起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以觀察子女的社交情況。多與子女分享經驗,打開子女心扉。

 

==================================================

趙思雅

Chiu

 

趙思雅,臨床心理學家,畢業於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曾服務於政府、醫院及家庭服務中心,為公眾人士、機構員工及專業人士提供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輔導及培訓等工作。 尤精於兒童心理學、家庭治療、健康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情緒及壓力管理、災難及危機處理等專業領域。

==================================================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headline.com/ph/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港識教育】8大育兒常見情景 爸媽勿亂說話影響孩子身心發展!

【港識教育】小朋友公眾地方行為不當很尷尬? 3個步驟應對!

【爸媽必睇】BB天生對環境敏感、情緒反應大?照顧高需求寶寶的8大要點

【兒童節目】幼童沉迷看《CoComelon》猶如興奮劑會上癮 推薦10個低刺激性節目!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