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傳統華人社會都有「慈母多敗兒」的講法,擔心對小朋友過份愛錫係縱容。當時教育小孩嘅方式比依家嚴苛得多,小孩只要一犯錯,即會換來責罵與體罰。幸香港體罰文化喺1991年9月起寫下新一頁,由當日起包括學校禁止體罰,香港教育就慢慢開始提倡「愛的教育」。
討論區熱話:仲有冇家長會體罰小朋友?
體罰係最不智嘅教育方法,對子女同親子關係只有百害而無一利。體罰當下可能可以即時制止孩子不恰當行為,家長只希望停止孩子當刻錯誤行為就完事,但往往忽略要糾正子女錯誤行為,無視灌輸正確是非觀念嘅機會,令其成長影響深遠。
家長行為 有樣學樣
當小孩受到體罰嘅時候,佢哋會收到一個錯誤嘅訊息:如果想其他人聽自己命令,或想事情如願以償,就學習家長暴力相向嘅方法,喺學校向其他人施以暴力去欺凌其他人,以解決問題。
每一下體罰都破壞親子關係
長期用體罰去教育小朋友,佢哋表面上會表現服從,但對家長嘅信懶同親密度都會同時下降。對家長嘅角色亦會出現質疑,往後有任何挫折或困難,比起向家長尋求幫忙,佢哋更寧願同朋友分享。久而久之,小朋友唔再清楚自己點樣先滿足到父母要求,對父母角色感到恐懼,怕講錯做錯又要受到體罰。隨著踏入青春期,更有可能想嘗試逃脫父母嘅控制,變得反叛甚至乎學會暴力相向。
討論區熱話:仲有冇家長會體罰小朋友?
體罰令孩子智商下降
根據美國學者Murray A. Straus嘅研究顯示:長期受到體罰嘅小朋友,大腦嘅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皮質量會降低,亦影響咗智商嘅成長, 5 至 9 歲無受過體罰嘅小朋友比受過體罰嘅同輩喺4 年後智商高出 2.8 點。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好多研究顯示,年幼時受體罰教育係成年人患心理病嘅其中一個成因。若然年輕時父母教育偏向嚴苛,習慣用懲罰或體罰方式教育子女,該名小朋友嘅同理心、社交能力及自主能力發展會比其他人遲緩。而曾經喺青少年時期被體罰嘅成年人,有更大機會患上抑鬱症、焦慮症,以及衍生的酗酒濫藥等心理健康問題。
唔用體罰教育,唔代表會溺愛孩子同慈母多敗兒。當子女犯錯時倒不如循循善誘,適當時候向佢哋解釋正確嘅觀念,可同時制止不當行為外,亦可以避免一時「手快」而為孩子種下一粒壞種子。家長同子女其實係一齊成長,一齊去改善教育方式,一齊建立一個正能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