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3K

兒童不定時睡覺易生行為問題


【英國消息】最新硏究指睡眠時間不穩定的兒童,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每晚不定時上床睡覺,會令孩子的自然生理節奏受干擾,繼而可能影響腦部發展和控制個別行為的能力。倫敦大學流行病學及公共健康教授Dr. Kelly 指,沒有固定睡眠時間,加上經常處於不斷變化的感覺,會導致身心出現類似時差的反應,有礙健康和日常運作。

 


「全國睡眠基金」䢖議3歲至5歲的幼兒,每晚要有11-13小時睡眠時間;6歲至12歲,每晚則需要睡11小時。硏究員分析了10,230位7歲兒童在3歳、5歲和7歲時的睡眠數據,並由家長和老師對其行為評分。發現3歳兒童最常有睡眠問題,有五份一人每晚上床睡覺的時間也不同;5歲時,約有9%人有此情況;直到7歳,人數減至8.2%。7歳兒童大多於7:30至8:30pm上床睡覺。不定時睡覺或9:00pm後才睡的兒童,較多來自弱勢家庭。幼兒時期不定時睡覺,長大後較同齡孩子容易出現過度活躍症、以及情緒和行為問題。

 


早前有另一份硏究發現,不定時睡覺的女童到7歳時,在數學和閱讀的分數較定時睡覺的同伴低。Dr.Kelly說只要父母制定嚴格睡眠時間,孩子的行為問題定有改善。

 


資料來源:http://www.wtsp.com/news/national/article/340089/81/Irregular-bedtimes-for-kids-may-lead-to-behavioral-problems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癒後調理】感冒後咳唔停? 「理咳+護肺」2步助全家斷尾!

BB疫苗天書:公家vs私家針點揀?拆解五合一、輪狀疫苗 把握黃金接種時機!

【兒童選奶攻略】牛奶、豆奶、燕麥奶哪款最適合?營養師教你如何挑選!

小朋友剝牙要注意!爸媽一定要懂的安全步驟與術後照顧全攻略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