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經常都會出現腹脹或肚子不舒服的情況,而老一輩總會提議使用白花油、萬金油等藥品按摩肚子來紓緩症狀,但原來當中蘊藏危機,絕不適合嬰幼兒使用!
台灣一位兒童感染科醫生在網上分享個案,指有嫲嫲發現嬰兒的肚子脹,打算以薄荷膏替他擦拭按摩肚子,醫生提醒家長此舉萬萬不可,並表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都禁止使用含薄荷醇或樟腦的藥品;若使用不當或會導致寶寶出現癲癇等症狀,嚴重更會致死。
台灣一位兒童感染科醫生顏俊宇在網上Facebook 個人專頁發帖,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兩歲以下禁用含薄荷醇或樟腦物品」,他分享有關個案指有嫲嫲發現嬰兒有腹脹的狀況,因此欲以薄荷膏替其擦拭按摩肚子去紓緩症狀,幸好媽媽及時發現並作阻止,否則後果可大可小!
無可置疑薄荷膏的使用是十分普遍,幾乎是家庭常備用藥,舉有輕微外傷、蚊叮蟲咬、腹脹消化不良等都會用到,但顏醫生解釋,若使用不當反而給孩子傷害,並建議兩歲以下禁止使用,「薄荷醇 (Menthol)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所以具有止癢、止痛、止咳效果;其每日容許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為4 mg/kg,若使用過量,尤其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及胸部,可能會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或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
顏醫生亦特別提醒,初生嬰兒使用薄荷會容易造成黃疸,尤其是有蠶豆症(G6PD)的嬰兒;此外更有機會誘發其他不良反應,如:接觸性皮膚炎、胃食道逆流、噁心、嘔吐,甚至心跳過慢。
除了薄荷醇,家長亦要避免在嬰幼兒身上使用樟腦(Camphor),顏俊宇解釋:「樟腦會經由皮膚吸收並產生毒性,吸入或誤食則是毒性更強,嚴重會造成致死。」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指示,藥品的樟腦成分不得超過11%,但在此規範下仍有可能發生樟腦中毒,建議兒童都應盡量避免使用。
顏俊宇續指,樟腦每日最多可服用(tolerable daily intake)為2 mg/kg,若誤食劑量大於10mg/kg會產生腸胃道刺激、中樞系統抑制;大於30mg/kg,約15分鐘會發生神經學症狀,包括肌肉抽搐、意識混亂或幻覺,90分鐘內會發生癲癇。
因此醫生說明,以下幾類人仕禁止用含有薄荷醇或樟腦成分的藥品,包括孕婦、授乳婦女、痙攣病史、2歲以下嬰兒及肝膽疾病者;而2至6歲幼兒、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患者則盡量避免使用,而有蠶豆症者則特別小心樟腦部分。
顏醫生最後提醒嬰兒腹脹也不需使用脹氣膏,他解釋「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包括腹部疾病、腸胃道蠕動減少、遺傳體質等,不需要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其療效亦未經研究證實。」 至於嬰兒出現腹絞痛(infantile colic)很多時候是原因不明,最有效的處置方式是成人的安撫, 不需要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其療效亦未經研究證實。
資料來源: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