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自四歲開始就會對社會規範的認知加深。試問,由幼稚園到小學,小學到中學甚至到大學,又由學校到家庭,由家庭到社會,都有不同的規則要遵守,小孩成長事事必先學循規蹈矩。
以下是我和友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
小朋友兩三歲的時候,他們都需要對事件有一定認知。於是乎,學校就會安排一些連線的習作,讓他們把不同的生字和圖形連結起來。但小朋友小肌肉協調未發展理想,大人很多時期望他們能劃出直線時,往往都變成曲線。而能夠由一個定點連結到一個定點,小朋友的任務便完成,父母都心滿意足。
能按照工作紙上的遊戲規則,當然為之成功,但在規範以外,小朋友往往會帶來另一番驚喜!
我的女兒就喜歡在起點開筆後,在紙上左兜右轉不少個彎才連到另一點上。有時她更喜歡在功作紙沒有提示下,使用不同顏色的筆來連線。
這種破壞恆常秩序的行為,起初看得不太順眼,但想深一層,那個大人世界的不可能,究竟是否有需要局限他們?
有些父母會很擔心,他們會認為小孩對規矩的認知,認從小時候開始建立。尤其他們需學習守時、有禮、有責任感等態度時,需建立一套有系統而有效的方法,因此,簡單從家庭入手,那是最正統又最傳統的唯一途徑。
當然,在以往工作中,亦都遇過很多家庭,父母施加在孩的的管教,真的尤如無管教一樣,父母往往慣以一句「有問題他們要自己解決,因為那是他的問題」,然後,他們便給尤極充足的空間和自由,自己有自己生活,讓小孩自己忙碌地探索自己的出路。
事實上,在沒有父母的呵護和提點下,有部份孩子的確會出現很多成長的障礙,但有部份,亦成為了社會的冒險家。即使是犯過事的青年,他們犯法都只是法治意識薄弱,但他們能在勇於面對當前,認清社會中的遊戲規則後,自由地游走於規範和理想之中,很能創造出新的路向,逆境都能逢生,試問將來遇到困難,他們又何不能克服呢?!
記得有句說話「破舊立新」,如果只栽著頭於安樂生活中,何不讓那些未來的棟樑來建設一下自己的世界呢!
最後,我都沒有制止女兒繼續自由創作,但老師們,辛若了。
而如果有一個孩子,好像謝霆峰一樣成功,我都會想做謝賢!
Image courtesy of Getty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