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5

7.2K

根治壓力問題 讓子女茁壯成長 (上)

0325A

接二連三的學生輕生事件,反映出青少年的壓力問題已經到達臨界點, 若不及時妥善處理,只會令壓力問題惡化,嚴重的甚至會演變成家庭悲劇;因此,為子女根治壓力問題便成為了家長的當務之急。

 

認清壓力來源

面對子女壓力問題,很多家長都無所適從,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指出,安撫、遊樂等方法只能暫時舒緩壓力,治標不治本,長遠解決方案還是要找出壓力來源,才能夠妥善解決問題。而子女的壓力主要來自家庭、學業和人際三方面,只要認清問題的所在,壓力便可迎刃而解。

 

期望過高

每個家長對子女都有一定的期望,但不合理的期望和活動安排會對子女產生沉重的精神壓力。趙思雅指出,很多家長都要求子女學習幾種語言,並在放學後安排 Play Group等課外活動,希望子女接觸多一點新事物, 其實這些活動都是非必要:「子女每天已經消耗大部份精力在學校課堂,若然在放學後還要繼續學習,回家後再應付功課,這種『朝八晚十』的生活,根本連成年人也覺得辛苦,何況是心智未成熟的小朋友?」

建議解決方法:

家長調節自己的期望,明白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能力和興趣都不一樣,是無法比較。讓子女自行選擇興趣班或課外活動,減少課程的數目,讓他們得到合理的休息時間。了解子女對自己的期望,若然子女對運動、音樂或某一方面有追求,可在能力範圍內加以栽培。

 

家庭關係

另一個家庭壓力來源在於父母間的關係,趙思雅表示,很多家長都把焦點集中在子女身上,若父母的管教方式不一致,一方面寬鬆,另一方面嚴謹,很容易會發生衝突和爭拗,這時子女便會被夾在中間成為磨心,變得無所適從。若然家長雙方婚姻出現問題,子女面對父母的
爭拗會感到無助,有時候更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自責,構成極大壓力之餘,長遠影響學習和成長。

建議解決方法:

父母鬆緊尺度一致,令子女不會過份依賴父母其中一方。避免在子女面前討論或爭拗。避免將婚姻或家庭問題投射在子女身上。若離異已成定局,應私下協商撫養權,不宜對簿公堂。清楚解釋離異是父母決定,與子女無關,以免他們自責。

 

==================================================

趙思雅

Chiu

 

趙思雅,臨床心理學家,畢業於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曾服務於政府、醫院及家庭服務中心,為公眾人士、機構員工及專業人士提供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輔導及培訓等工作。 尤精於兒童心理學、家庭治療、健康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情緒及壓力管理、災難及危機處理等專業領域。

==================================================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headline.com/ph/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壓力太大月經血流不止!持續10日經量猶如開咗水龍頭 中醫用藥成功止血兼穩定血量

壓力一大就頭痛!尤其女生更常見 一文認識壓力性頭痛

吸煙10年老公有意戒煙卻無從入手 心急港媽求問網民經驗分享:一嚟佢就情緒低落又躁底...

父母長期用汽水沖奶粉 致4歲女兒滿口蛀牙糖尿病身亡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