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1.5K

疫情下的難關 接受牙齒矯正治療患者無法定期覆診

疫情肆虐,對人們造成不少生活上的影響。在牙科的角度而言,疫情又帶給正在接受牙科治療的人一些挑戰,當中包括正接受牙齒矯正治療的患者。

更多文章:顳下頜關節(牙骹)沖洗術

最近同業都留意到有很多咨詢接手矯齒的個案,患者正接受牙齒矯正治療但因疫情關係,不能回到之前的診所繼續定期覆診。口內的矯齒裝置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更換及調整,在疫情結束還是未知之數下,閒置治療或許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除非使用透明牙箍(隱適美),否則傳統金屬牙箍、自鎖式牙箍、陶瓷牙箍及內箍,都要配合鐵線的應用。一般矯齒都需要定期覆診,去更換橡筋及鐵線以增加拉力。如沒有定期覆診,牙齒的位置變化會偏離預想,導致牙齒排列和咬合錯位,最差的情況甚至會令牙腳因而受創。愈長時間沒有覆診,對病人的風險就會愈大。

更多文章:牙科專科之口腔頜面外科

當病人想拆掉牙箍停止矯齒治療,或希望咨詢其他醫生接手繼續矯齒,都要先作臨床評估。若經考量後,病人接受現在牙齒的狀況並決定拆掉牙箍,也要考慮製作固定器,避免牙齒走位;如希望繼續矯齒,則要重新制定治療方案,拆掉原來的牙箍然後再重新上箍。

為何要拆掉舊牙箍再換上新的呢?因牙箍的款式、類型各有不同,每位牙醫使用時亦有不同的技巧。牙齒位置會因牙箍的度數及角度、鐵線的粗幼、橡筋的鬆緊等因素而變化,處理不當有機會令牙齒過分前或後傾,造成「哨牙」或「倒及牙」的現象。清拆原來的牙箍後,替病人接手進行牙齒矯正治療的醫生,會根據病人當時的口腔情況制定新的治療方案及為牙箍重新定位。

更多文章:皇袍加身,牙套加牙

如因為停滯的矯齒治療而衍生出其他問題,例如面部輪廓改變或因難於清潔令牙肉發炎收縮等,後續的治療及處理會變得更複雜。所以,正面對這個難題的朋友,如果想要重展自信笑容並擁有健康口腔,可以盡快諮詢專業牙醫,以為你提供詳細的矯齒資訊。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牙齒健康】一文了解顎骨矯正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

【牙齒健康】上顎哨牙原來分為先天和後天!應該如何處理最合適?

【箍牙Q&A】箍牙有什麼選擇?箍牙前中後期有什麼要注意?(下篇)

【誤吞電池】女嬰進食時疑似鯁喉 求醫後揭誤吞電池燒穿食道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