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注意力不足,要他「坐定定」做功課、温書簡直難若登天。先天因素無法改變,但後天生活習慣對兒童注意力的影響亦不容小覷。
注意力可以分作五大類:視覺及聽覺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轉換性注意力、分散性注意力及持續性注意力。
視覺及聽覺注意力:接收映像或聲音並作出對應。例如聽到媽媽喊自己的名字,會扭頭看向她。
選擇性注意力:多項事情或刺激同時發生的情況下,選出需要接收及處理的,忽略其它雜訊。例如電視播放時,爸爸跟小朋友說話,小朋友能選擇聆聽並思考爸爸的話。
持續性注意力:持續地專注做一件事。例如專心地閱讀一小時小說。轉換性注意力:正專注事件A時,若收到要先處理事件B的指令,能立刻轉而專心完成B,然後再着手處理A。
分散性注意力:同時間處理多項事件,即一心多用。
五種注意力當中,與學習最關係密切的就是持續注意力。持續注意力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幼童以分鐘計,成人則以小時計。但成長過程中若果不小心犯了某些「禁忌」,就可能阻礙到小朋友培養持續注意力,繼而影響學習能力。
秘訣一:避免用「電子奶嘴」
小孩子容易被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的畫面吸引,唯有看電視和打機時才肯乖乖坐好。但家長絕對不能慣性以電子產品安撫或獎勵孩子,因為經常使用電子產品反而會增加小朋友患上ADHD的風險。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每日只是花1小時玩電子產品,就會增加32%出現過度活躍問題的機會。常用「電子奶嘴」也會減少兒童參加戶外活動及進行有質素親子活動的機會,窒礙兒童社交能力和注意力發展。
秘訣二:給予關愛及支援的親子關係
小朋友的注意力亦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息息相關。美國多間大學的心理學系專家追踪研究約400位2歲幼童,直至他們4歲半,發現在關懷及適時反應的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小孩,較會主動尋求協助,表現出較高的持續注意力;而常被忽視或行動常被打斷的小孩,則會較易逃避、分心,注意力較低。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自行探索世界,從旁扶持,千萬不要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小朋「懂事」或粗莽地插手。
秘訣三:攝取Omega-3和「母乳黃金膜」
有研究發現Omega-3對ADHD兒童有助改善認知症狀。一般人可以從三文魚、鯖魚等高脂肪的魚類、亞麻籽、黃豆等食物中攝取Omega-3;而處於發展黃金期的0-3歲幼童,則可從母乳或配方奶粉中攝取。全新升級美贊臣NeuroPro智睿系列™奶粉,加入母乳黃金膜™MFGM*、含HMO的三重益菌素組合,配方有助支持腦部發育、提升專注力,啟發寶寶潛能!
重要聲明: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最初六個月全吃母乳,約到六個月大,便須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以滿足寶寶營養的需要,並繼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在決定以嬰幼兒配方奶粉補充或替代母乳餵哺前,應徵詢醫護專業人員的意見,並務須小心依照所有沖調指示。資料來源:衞生署網頁。適量飲用幼兒助長奶粉可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份。
*MFGM源自配方中的濃縮乳清蛋白;母乳黃金膜™是乳脂球膜(亦稱MFGM)的代稱,源自配方中的天然牛奶成份。
參考資料:
1. 注意力的類別- 創思成長支援中心http://choosechance.com.hk/sharing/speech/%E5%B0%88%E6%B3%A8%E5%8A%9B%E7%9A%84%E9%A1%9E%E5%88%A5/
2.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Studies Reveal Hong Kong Children Overuse Digital Devices and Have Inferior Physical Fitness. Press Release [Internet]. 2017 [cited 2019 Feb 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ed.hku.hk/news/press/hku-studies-revealhong-kong-children-overuse-digital-devices-and-haveinferior-physical-fitness
3. Graziano, P. A., Calkins, S. D., & Keane, S. P. (2011). Sustained Attentio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oddlerhood to Preschool Period: Associations with Toddler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Maternal Behavior.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0(6), 389–408.
https://doi.org/10.1002/icd.731
4. Omega-3 fish oil as effective for attention as ADHD drugs for some children, KING'S COLLEGE LONDON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11/kcl-ofo111819.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