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非常複雜,不少人都以為腸道只不過用來消化食物及吸收營養,但原來腸道內蘊藏數百萬個神經元,因此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更甚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甚至有研究發現,腸道內的微生物種類,與憂鬱症、自閉或壓力等情緒問題息息相關。正因為腸道如此重要,由嬰幼兒期開始增強腸道系統健康,打下良好基礎,有助幼兒預防疾病及促進成長發展,應運而生的嬰兒益生菌或加入益生菌的嬰幼兒食物,透過加入不同益生菌種類,促進消化吸收之餘,更有助抵抗致病細菌入侵寶寶腸道及繁殖。
益生菌與益生纖維有何分別?小心選購嬰兒益生菌
不少嬰幼兒產品都強調蘊含益生菌及益生纖維,兩者名稱近似,對人體同樣有益,可是功效及成分卻不盡相同。益生菌(Probiotics)是生物活性的細菌,存活於腸道或生殖系統中並在內繁殖,能抑制壞菌及病原菌的生長,促進營養吸收、提升免疫力、預防便秘及腹瀉等。至於益生纖維(Prebiotics)屬一種特殊低聚糖,於母乳中天然存在,簡單來說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為益菌提供能量及酸性環境,維持及延長益生菌的活性。畢竟成人跟嬰兒的腸道環境不相同,為照顧嬰兒幼嫩的腸道,不少嬰幼兒品牌或嬰兒益生菌,不惜功本添加GOS及FOS益生纖維組合,家長選購時除留意益生菌種類外,亦要注意內裡是否蘊含益生纖維成分。
益生纖維促進寶寶腸道健康
為甚麼要加入GOS跟FOS?它們又是甚麼?原來它們就是低聚半乳糖(GOS)及低聚果糖(FOS),兩者能以一種未消化的狀態進入大腸,降低大腸PH值,從而為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營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並為大便注入更多水分,再通過益菌的發酵,加速腸臟蠕動。研究發現,嬰兒配方奶粉添加適量的GOS及FOS,能使嬰兒的腸道及糞便菌群與母乳餵哺的嬰兒變得相似。不過值得留意,最佳的益生纖維黃金比例是9:1,即是90% GOS及10% FOS,才能為寶寶發揮最強的修護腸道功能。
益生菌種類多 為腸道帶來五大功能
若果腸內益生菌數量及狀況佔優,腸道黏膜就會呈現健康的粉紅色狀態,表示腸內環境非常理想,更帶來以下五大功效:
- 吸收水分從而軟化糞便—胃部分解及消化食物後,經小腸吸收營養後,就會變成黏稠狀的物體再送到大腸,經18小時由水分及礦物質吸收後,變成軟硬適中的糞便,排便自然變得順利。
- 緩解蠕動—大腸經過蠕動,就會將糞便推到肛門,過快或過慢的蠕動會引致便秘或腹瀉。如果腸道健康、潔淨,大腸蠕動速度自然變得規律。
- 對抗濕疹—研究發現腸道健康與濕疹息息相關,擁有健康環境的腸道,有助增強皮膚免疫力,免受外界環境侵害。
- 產生重要營養物質—益生菌有助產生維他命,如維他命B1、B2、B5、B6及K等,對骨骼成長及心臟健康都有好處。
- 抵抗細菌病毒感染—有助抑制病毒感染,殺滅害菌的化學物質,並可穩住腸道菌群的生態平衡達,締造健康腸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