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間學校讀書,你要有心理準備,每天孩子放學後也是髒髒,
「媽媽,今天放學可以晚一點來接我們嗎?」 上學後第二天的哥哥上學時在學校門口給我叮囑。
髒髒濕濕的兩隻泥鴨要回家了
掉了進水的孩子
他們幾乎是學校幼稚園部中最晚離開的學生, 上學第二個星期開始,每天放學時他們都是滿頭大汗, 臉蛋紅紅的 ,有時弟弟臉上還沾著泥巴,手指頭也是黑黑的。 兩兄弟簡直就像掉進水裏一樣, 大汗淋漓, 但也總是笑容滿面,一臉滿足的離開學校。
動物園外的大嘴鳥
有一天跟他們念故事書時, 看到了 一張大嘴鳥的圖片。「 媽媽,我們的課室裏就有一隻這樣的大嘴鳥!」 哥哥興奮的說著。 我以為哥哥說的就是一隻比較大的鳥或是鸚鵡而已, 誰知道有一次開家長會踏進哥哥的課室,聽到窗外傳來咯咯、
兩隻泥鴨盡興回家後都特別開胃
洗手洗手洗手
孩子開學前的上學物品清單中, 也沒有以前在香港幼稚園裏常見的消毒洗手液、
做隻開心的泥鴨
孩子在這裏「放野」的生活環境下成長, 他們接觸的世界裏沒有太多不可以做、 不可以碰、 不可以試的東西, 有很多生活上的道理,也是孩子親身體驗才能明白和記住的經歷, 就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但這份空間在香港已變得越來越奢侈?
當我們看到兩隻泥鴨要回家時, 都忍住了沒有拿什麼毛巾等東西幫他們擦手抹汗, 也乖乖的勒著舌頭,不需要劬勞什麼, 回家後直接送他們進浴室洗澡便可以了。 做泥鴨有做泥鴨的好, 找回當小孩子的專屬福利,無憂無慮地玩樂過後, 傍晚六時便肚子餓, 到晚上九時兩個孩子便呼呼大睡, 明天一早醒來又是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