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我與細佬協力完成家務,除了學懂自我管理,雖然不說得上有什麼樂趣可言或培養出堅毅精神,但過程中漸漸明白做家務是作為家庭一份子的義務。現在,香港很多家庭都把家務外判給工人姐姐,孩子又如何有實踐的機會呢﹖
「港孩」,被指不懂得照顧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阿哲的自理能力還可,這要感謝他這三年來全日制幼稚園的訓練。阿哲五歲了,是時候開始家務特訓!
小家務 晾衫好幫手
兩歲半時阿哲因手還不夠力,我曾跟他練習用衣夾夾在卡紙上,變成沉悶。三歲起,我想起他小時候被洗衣機的聲音吸引,伏匿匿又鐘意躲在洗衣藍裡,把小手肌訓練生活化,叫他用衣夾架晾襪;四歲起,升級用小衣架晾他自己的衫褲;如今要擔當更多,包括小哲的BB衫。
最近阿哲晾衫,15個月大的小哲也來爭著來做,結果引起一場兄弟混戰。
我靈機一觸,問阿哲︰「我教你用洗衣機,以後一齊負責,好唔好﹖」
阿哲答︰「好呀,我要學洗衫。」
估不到利用哥哥的好勝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阿哲的晾衫仍未能做到「熟能生巧」,但兄弟來場混戰,讓我知道是時候給阿哲分配更有新意的洗衣任務。
大任務 要顧及能力
把髒衣服放進洗衣藍 → 把衣服分類並放進洗衣機 → 再倒入相應份量的洗衣液、柔順劑/彩漂劑/消毒液
阿哲一直想參與洗衣前的工序,很恨按洗衣機鈕掣,自己倒洗衣液。但對五歲孩絕不易事,若孩子亂玩或誤服洗衣液,後果不堪設想。我家亦用啫喱洗衣球,亦有留意到幼童接觸洗衣球發生意外的新聞。
但相對洗衣液,洗衣球包裝方便、易控制用量,一次一粒洗衣球最方便。我決定讓阿哲嘗試用洗衣球,最重要是教他認識什麼是洗衣球,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它。
多勞多得 還是以身作則﹖
為鼓勵阿哲做家務,我也曾以計分換禮物制作利誘,亦試過俾零用錢作鼓勵,效果只是短暫,例如起初晾衫很認真,漸漸就愈做愈馬虎。
「三分鐘熱度」好似是阿哲的特性。但如果父母都是容易放棄的人,孩子又怎會堅持做事呢?父母以身作則,儘管有時晾衫不上幾分鐘就丟在一旁,去找玩了,我惟有把他帶回晾衫架,堅定提出指令。持之以恆,耐心指導,不能放棄,亦不能太心急。最終阿哲在過程中會明白,要有收獲,就要堅持。
最後加上一句「你真係個好幫手,多謝!」並親了他一下,見到他的開心、滿足。原來這樣的認同和嘉許,並非與物質獎勵比得上的。
家事不難做﹖ 最愛是洗衫
我不得不承認,從工作後到結婚之前這幾年,很少幫忙做過家事;婚後搬了出來,對做家事不太上心,很幸運老公很會幫忙。但有了大小哲的日子,衣物要保持光潔如新是一件極難的事。上周末出街食Pizza和雪糕後,我件衫褲的「戰績」更是慘不忍睹。
至於大小哲的日常,我最上心就是他們的衣服。洗衣籃中看到阿哲的校服髒了、運動服臭了,當洗衣機的衣服洗好了,順便拿起來晾一晾,小哲能穿哥哥的BB服,見著他們的成長,是一件賞心樂事。
阿哲其他的小達人家務,我會在RE:Make A Wish Facebook#親子家務時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