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習慣把癌症叫做絕症,因為癌症是世界第二大殺手,2018年全球約有960萬人死於癌症(1),在香港更是頭號殺手,2019年佔全港死亡人數超過30%(2)。
但大家要留意癌症的另一個重要趨勢:根據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2),2019年癌症新增個案超過35,000宗,平均每天有96人確診癌症,比10年前上升35%,升幅驚人;而由於檢測技術不斷改良,加上新治療方案和新藥物的出現,令診斷和治療更加精密準確,病人存活率提升不少,所以你不難發現身邊存在「抗癌戰士」,「與癌共存」好像成為了新常態。
新治療方案出現,加上治療時間變長,意味着所需動用的醫藥費更為龐大;現時,患者若選擇採用標靶或免疫治療,每月動輒花費數萬元、甚至每年耗資過百萬不再是天方夜譚。因此,為自己和家人預留足夠的醫療儲備、或儘早投購合適的醫療保障產品實屬必要。
政府2019年推出「自願醫保計劃」(3),旨在鼓勵市民及早做好醫療保障,其認可計劃的範圍和保費都變得更透明,大家可按需要購買,而購買認可產品的保費更可作稅務扣減(4)。
另外,近年本地保險服務更加精益求精,為客戶提供不少貼心的增值服務,例如:癌症醫療諮詢服務,讓客戶可進一步向專業人員了解可行的治療方案;專科醫生轉介服務;復康及護理轉介服務,安排私家看護或專業人員上門進行照料或復康訓練;以及出院免找數安排等。這些支援服務都能幫助病人後顧無憂地接受治療,靜心休養,儘快回復健康,重投精彩人生。
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作任何形式的要約或招攬、稅務或財務建議。必須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稅務條例》規定之所有資格要求,方可申領有關稅項扣減。如有需要,請向獨立專業人士尋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