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情緒不穩的5大原因
我們希望經常見到BB快樂歡笑,時時刻刻開開心心。但BB總有時會出現莫名的哭鬧,令父母手足無措。
新手父母最感困惑的時候,是已經餵了奶、換了片、室內溫度適中,BB卻仍然哭個不停,不知從何理解箇中原因,也不知如何可以安撫BB。
父母們要了解,BB在出生後數月,只能以哭喊來表達不滿情緒及需要,所以啼哭是最直接讓人知道自己「不高興」了。兒童啼哭,不外乎幾個因素:
1. 生病:有機會是因生病引起的身體不適,例如睏、腸絞痛、便便不暢順等;
2.適應能力較慢:一些寶寶對陌生環境或建立新習慣的適應能力較慢,當遇上變化,與自己既定印象有出入時,會感到緊張;
3.外來刺激:突然出現的強光、巨響,都會令BB受到驚嚇而大哭,而且久久未能平復;
4.感覺不安、孤單:在BB的世界中,所有東西都是新奇的,但部分BB會較為敏感,面對新事物時,容易產生不安感,藉哭鬧以獲取父母的關注或照顧。
5.「肚風」:多出現於健康嬰兒初生的第二星期起,每天在相同時間不停大哭1至3小時以上,而且多半出現在傍晚。「肚風」出現時,嬰兒除了會放聲大哭或放屁外,亦會縮起雙腳、不斷扭動身體、臉部肌肉收縮;即使爸媽抱在懷中安撫,他們仍會繼續哭。「肚風」出現的原因不明,不過在寶寶三至四個月時會自然消失。如果已確定BB沒有生理需要,他的啼哭可能代表需要父母多一點安撫。
對於BB成長有其他疑問?立即向我們的專家發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