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陸續通關,不少家長都急不及待帶著孩子外遊看世界,不過外遊時最擔心就是身體不適,因此一直平安藥物,如止暈、止嘔、感冒藥、退燒藥等必須常備,但在服用藥物前亦要小心。台中一名11歲男童在春節假期與家人到外縣市旅遊,期間突然出現全身抽搐、反白眼等症狀,就醫後才得知,竟然是服用止嘔藥的副作用。
根據台灣媒體《聯合新聞網》報導,台中市一名11歲男童今年春節假期與家人外出旅遊,期間出現抽搐、眼睛上吊、頭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狀,家人隨即把他送到醫院打點滴,情況才有所好轉。家人表示,男童在旅途中因為想吐而服用了事先準備的止嘔藥,其後雖然意識清楚卻出現以上症狀。
就此,診所醫師施勝桓指出,男童應是吃了止嘔藥後誘發椎體外症候群,他進一步解釋,原因是部分止嘔藥會阻斷多巴胺的傳導,進而讓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干擾,患者發作時大多意識清楚,沒有即時的生命危險,施打解藥後通常都會迅速緩解症狀,或是在代謝後就會自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