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A,38歲,數年前曾因持續頭暈被西醫診斷患有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候群),已數年無發作。近2天出現頭暈情況,起床時有天旋地轉感,隨後消失,偶爾會有短暫眩暈感,頸部長期肌肉緊張,刻下頭頸左右旋轉時肩頸有牽扯感,某些角度更會令頭暈加重。葉醫師經檢查發現患者頭頸前傾,後頸部有明顯壓痛點,隨即為其進行頸椎旋轉復位法及頭頸部針灸治療後,頭暈情況1月內均無再復發。
頸源性眩暈是臨床常見的一個情況,很多人遇到頭暈情況的時候往往會聯想到高血壓、耳水不平衡和耳石症,但忽略了可能是由於頸部肌肉僵硬不適而導致。常見是因為患者曾遭受頸部扭挫傷或頭頸姿勢長期不當,頸部受到壓迫,局部肌肉緊張,影響血液循環,阻礙腦部供血,導致清陽不升,頭竅不榮,因此出現頭暈甚至眼花的表現,嚴重者更可以伴隨嘔吐、耳鳴、腳步浮浮等不適。
患者B,32歲,因長期伏案工作,一直自覺肩頸酸重,因後枕頭偶發頭痛求診。經葉醫師檢查後發現其有上交叉綜合征的表現,同時兩側頸椎C2/3有小關節錯縫,後進行頸椎旋轉復位法及肩頸部、後枕部針灸治療後,頭痛程度及頻率明顯降低,肩頸酸重感緩,後持續回訪鞏固療效。
頸源性頭痛亦是臨床常見的一個情況,其特點為肩頸部酸痛、肌肉緊張伴隨後枕部一側或雙側、顳部、甚至額頭、太陽穴頭痛,前者往往與枕後肌群緊張相關,同時頸源性頭痛亦多與上位頸椎問題有關。在處理或嘗試改善此等問題時可以先鬆解後枕部到肩頸的肌肉,再進行針灸、推拿、手法復位等治療。
那麼平時我們可以做什麼舒緩緊張疲勞的肩頸,同時防止因頸部勞損導致的頭暈頭痛呢?以下教大家三個動作鬆解肌肉、保護頸椎!
-捲毛巾墊後頸,每天平躺15-30分鐘。
-按壓風池穴和肩井穴。
-手交叉搭在雙側肩膀,頭向上,手肘向上壓向墻,維持15秒,重複4次。
仁美專科中醫診所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renmehk
Website:https://renmehk.com/
Whatsapp查詢:55457455
仁美中醫全線分店
📍旺角彌敦道613號飛達商業中心18樓全層(旺角地鐵站E出口)
📍旺角彌敦道613號飛達商業中心23樓全層(旺角地鐵站E出口)
📍美孚新邨二期平台57號舖 (美孚地鐵站A出口)
📍九龍彩虹清水灣道8號匯八方B層B103號鋪(彩虹地鐵站A3出口)
📍粉嶺華明路21號華明商場地下34號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