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眼科視光師,為幼童進行眼睛檢查時,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觀察到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眼睛不是正常地聚焦,擔心他們患上俗稱「鬥雞眼」或「射喱眼」的斜視。究竟甚麼是「斜視」呢?
斜視的類別和患者分佈
原來人類的雙眼能夠同步地上下左右移動,互相合作使雙眼接收的影像合二為一,有賴於眼球外的六組肌肉、視覺神經及大腦共同控制。假若有任何先天或後天因素影響到其中一環,都有機會影響到它們的協調,造成雙眼視軸方向不平行,稱之為「斜視」。
根據一份關於香港學童斜視發病率的研究,大概100名學童中會有3名患上外斜視,而外斜視較內斜視為多,比例為9.75比1。外斜視是指雙眼向前注視時,其中一隻眼睛會朝耳朵方向斜出,以間歇性外斜視較為常見,一般在幼童不集中或精神狀態欠佳時會較易出現。然而,引致外斜視確切的成因暫時尚未有定論。
更多文章:【嬰兒健康】正確清潔嬰兒臍帶預防發炎之患 醫生:出現3種情況要求醫!
斜視的影響
2020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外斜視不但影響幼童的外觀,亦會較易給人一種雙目無神、不集中的感覺,更甚或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社交生活。而且患有外斜視的幼童有機會因眼軸方向不一致而看到重影,當大腦為了避免看到雙重影像便會抑制斜視眼睛所接收到的影像,長期影響下,被抑制影像的眼睛或會變成弱視眼並失去立體感。
外斜視的治療方法
治療外斜視可以分為非手術或手術兩大方向來處理,以下會集中介紹非手術的治療方法:
1. 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 (Spectacle Correction)
如果幼童患有近視、散光或雙眼度數差距太大等屈光不正的問題,患上外斜視的風險亦有機會相對提升。正因如此,眼科視光師一般會建議患有外斜視的幼童佩戴一副正確度數的眼鏡,令斜視情況改善。
2. 遮眼訓練(Patching Therapy)
這是透過交替性遮眼或遮蔽非斜視眼的訓練,以減低大腦對弱視眼的抑制、或減少外斜視的幅度及發生頻率。根據國際兒科眼病研究組(Pediatric Eye Disease Investigator Group)的研究指出,遮眼訓練對於3至10歲患有間歇性外斜視的兒童可以稍微減低斜視的惡化程度,而對於12至35個月大的幼童則尚未有足夠證據證實遮眼訓練的效用。
3. 視覺訓練(Vision Training)
患有外斜視的幼童通常都是因為眼睛的聚合力不足(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或擴散力過度(Divergence Excess)而造成的,而眼科視光師會使用不同工具,如鏡片、稜鏡、視覺工具或電腦軟件等,為幼童提供一連串度身設計的視覺訓練,以增強幼童的聚焦能力。根據一份外國先導研究指出,為期十二個星期的視覺訓練便已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視的問題,當然,訓練成功與否亦取決於幼童及家長的配合,例如能否持之以恆地每天投放大概二十至三十分鐘時間練習等。
更多文章:【幼兒健康】發展嬰幼兒視力的營養要素 專家:母乳營養有助視力發展!
4. 佩戴稜鏡 (Prism Therapy)
患有外斜視的幼童會因為視軸方向不一致而導致雙眼接收到的影像不一樣,而稜鏡可以調整光線的方向,使影像折射至視網膜正確的位置,讓大腦可以正常地把雙眼的影像融合,但目前尚未有足夠研究證實佩戴稜鏡對治療幼童外斜視的效用。
外斜視治療方法的選擇及成效需視乎每宗個案的實際情況而定,詳情應向眼科視光師或專業人士查詢。
總而言之,斜視會阻礙幼童視覺功能的發展,長遠亦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留意幼童的眼睛情況,若有懷疑,便要安排綜合眼科視光檢查,接受合適的視光處理或轉介,及早輔助幼童的視覺發展重回正軌。
以上資料由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 高級駐院眼科視光師温梓峻(Anson Wa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