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症、中風等疾病的康復路途上,物理治療擔當重要的角色。不過,一個完整的療程往往需要數節甚至逾10節物理治療,每節費用又動輒數百至數千元,令不少基層病人卻步。有見及此,「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港安)」透過善長支持,推出100萬「馮梁雁來慈善計劃」,資助年齡介乎18至75歲的基層市民,於香港港安以及「港安醫療中心—太古坊」接受6至12次物理治療/儀器療程,病人每節只需付港幣100元,餘額由計劃資助。計劃更為香港港安的「復康治療中心」引入盆底肌強化儀器,為尿失禁或子宮下垂的女士解困。
長期痛症患者受惠
去年中,周女士搬重物時不小心弄傷手臂,肩膊出現痺痛,持續了大半個月仍未見好轉,嚴重影響睡眠及情緒。她積極尋找治療方法,無意中見到香港港安的資助計劃,申請一個月內已獲批,成功獲得10次物理治療資助。周小姐說:「物理治療師用儀器幫我鬆弛肌肉,又教我一些拉筋動作和強化肌肉的簡單運動。此外,治療師亦能痛病人所痛,經常安慰我鼓勵我。現在,我已8成康復!這個服務能真正幫助到我,我一定會推介給有需要的朋友。」
助子宮下垂病人解困
香港港安「復康治療中心」透過善長支持,添置了強化盆底肌儀器。這儀器已獲美國FDA認可,原理是透過刺激盆底肌,半小時為盆底肌帶來超過1萬次的收縮,藉此為女士解困。另一位受惠者譚女士深刻體會資助計劃帶來的幫助。兩次生育後,譚女士經常感到陰道有東西掉下,原來是子宮下垂。她說:「醫生建議我勤做強化盆底肌運動改善情況,但我要照顧兩名小朋友,無時間處理。直至情況愈來愈嚴重,行15分鐘宮頸已經突出,甚至FINAL出血,我才『的起心肝』面對。」
豈料,醫生指手術可解決問題,但會影響生育。譚女士說:「手術是切短宮頸和置入宮頸環承托,但會導致不育,因此醫生建議我使用儀器強化盆底肌。」譚女士在網上找到香港港安的資助計劃,申請約兩星期後已獲批。其後,她接受了8次儀器療程,效果相當明顯。「我最欣賞是香港港安的物理治療師細心地教導我正確盆底肌運動的方法,才發現自己以前原來一直做錯,療程配合運動後,效果非常好!」
資助計劃服務對象廣泛,需經醫管局或非牟利團體轉介並通過入息審查即可申請。例如病人接受關節置換手術後、中風後的3至6個月、患有慢性關節炎、運動創傷、慢性痛症、曾接受乳癌手術而出現淋巴水腫的婦女、曾進行心臟手術經醫生建議康復治療的病人,以及患有尿失禁、子宮下垂或陰道鬆弛的女性等等。物理治療師會按照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療程節數,慢性或急性痛症病人一般為6至12 次,而女士如需要使用盆底肌強化儀器,一般為6至8 節。
資助計劃詳情查詢:2835 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