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媚每次都會面帶笑容,以「老友記」來稱呼中心內其他的家人,討人喜歡。她那種沉實、輕鬆的狀態使人份外深刻,別人很多時都會認為她家中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阿媚的兒子從十多歲開始濫用咳水至今,一直沒有辦法戒掉,長期隱蔽在家中。這個情況一直困擾著阿媚,也找不到辦法去解決。大約6年前,兒子已經臨近男人四十的階段,由於阿媚剛巧於街中見到PS33的服務橫額,她把心一橫決定嘗試尋助協助。
「屋企好難搵到有完整無缺的傢俬,阿仔每次發脾氣果陣總會整爛曬啲嘢,櫈都換過十幾張。」
接受中心服務之前,阿媚與兒子的關係十分惡劣,兩人於家中不時發生爭執。阿媚在第一次面談時激動地向社工細訴家中的情況,被這個困局壓得喘不過氣來。
中心每月最後的星期五總有一個恆常的家人聚會「家人加油站」,在小組中,很多家人曾經一定問過:「濫藥家人現時不想改變,我是否要放棄了?」有些家人帶著「子女總有一天會醒覺」的希望,但有更多家人卻面對著沒有進展的失望及無力感。「是放棄?還是放下?」社工在小組中拋下的這一句,讓大家紛紛進入討論。在深深的思考中,阿媚亦在反問自己「阿仔依家咁樣唔郁法,究竟我做到啲乜?」雖然情況困苦,但阿媚卻認為自己不能承受斷絕關係的痛。很多問題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同時亦「叮」一聲,好像意會到要放下什麼。
那天之後,阿媚鼓起最大的勇氣,邀請兒子一同晚餐。由於已經多年沒有試過,兒子聽到時也感錯愕:「阿妹今晚返黎吃飯?」阿媚搖頭並笑著回應:「只有我地兩母子。」雖然只是一餐簡簡單單的家常便飯,但卻帶著滿滿的意思,而自此之後,他們都會一起共進晚餐。
兩人於家中的爭執亦逐漸減少。以往或許阿媚會不停怪責兒子整日於家中百無聊賴,現在她發現到兒子拼砌模型的才能及耐性,亦會主動邀請兒子分享當中的心得。同時,望著兒子的背影,阿媚頓悟到兒子一直處於孤獨的狀態中,希望重新與兒子連繫。
兒子濫藥的習慣雖然仍未停止,但二人關係上的改善促使了藥量減少的發生。另外,阿媚放下了常常皺著的眉頭、兒子必須戒毒的執著,拾回彼此失去多年的連繫、兩人共處的自在。現在至少二人不會「面阻阻」,阿媚亦能夠活在自己想過的生活中,去晨運、飲茶、見朋友。
目標仍然存在,但心態卻不一樣了。
後記
於中心的家人工作已有7年多的時間,見證到很多家人為濫藥人士那份著緊。雖然家人希望絞盡腦汁來幫助身邊的至親戒藥,但奈何「食定唔食」的決定權在於濫藥人士手中,難以有太多的介入。我們經常形容『關係』是家人唯一的,亦是最強大的武器,我們相信家人靠著『情』可以使濫藥人士感動,亦可以推動他們改變。
在陪伴的過程中,家人很容易把『人』等同了『毒』,認為濫藥人士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然而,濫藥人士只是受到『毒』的問題影響的一群。當放下『毒』的部份,重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注視人的特質,或許我們對濫藥人士能夠有多一份理解及接納,並透過關心來帶來不同。
說到底,『情』是我們的信念,亦是我們看重的工作。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為吸毒者而設的戒毒輔導或家人支援服務,可瀏覽PS33深水埗中心或致電3572 0673與當值社工查詢。
作者:何偉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深水埗中心註冊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