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8

1.5K

【幼兒健康】兒童 poo-poo 不暢順,怎麼辦?

無論是兒童、成年人或長者均有機會遇到便秘的煩惱。由於排便習慣人人不同,因此正常的排便次數可以由每天多於一次或相隔兩天才一次不等。除了次數,家長應留意兒童大便的質地,如質地太硬且排便困難或需費力排便,有機會是便秘問題。

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和水分會令大便變硬,難以排出。過量進食鈣片或含鈣的營養補充品也會導致便秘問題。家長應鼓勵兒童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建議兒童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其年齡加 5 克(例如:一位 6 歲兒童每天膳食纖維攝取量大概是 6 +5=11克)。

選擇高纖維的穀物類食物,如紅米、糙米混合白米、全穀麥麵包等均有助增加攝取膳食纖維,建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增加,以免導致肚脹、排氣、肚瀉等問題。家長不妨多提醒兒童喝清水,攝取適量流質飲品有助腸臟蠕動,再配合適量運動和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相信便秘的問題可慢慢解決。

食物膳食纖維
糙米(熟)1 杯3.2 克
藜麥(熟)1 杯5.2 克
粟米(熟)1 杯4.0 克
紅蘿蔔(熟)1 杯4.8 克
西蘭花(熟)1 杯5.2 克
番石榴1 杯8.9 克
紅莓1 杯8.0 克
香蕉(中型)1 條3.2 克
鷹嘴豆(熟)1/2 杯6.3   克
青豆(熟)1/2 杯4.4   克
杏仁1 安士3.5 克

原文摘自:《營養師給孩子的36道有營料理――讓孩子從此愛上吃!》

作者簡介:陸蕙華(Denise Luk),註冊營養師及糖尿教育者專業資格(加拿大),香港營養師協會培訓及發展主任、媒體發言人(2019-2021)及正式會員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營養學學士(飲食治療)及中文大學內分泌及糖尿治理理學碩士。修畢澳洲FODMAP飲食培訓課程、美國波士頓大學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

曾於加拿大大型醫院及老人院提供營養師服務;回港後,於國際及本地非牟利機構擔任社區營養師,致力推廣健康生活和疾病預防的重要性,為不同範疇的學校、教育學院、志願機構和大型企業策劃和主持營養工作坊、健康烹飪班和課程,為不同年齡層、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個別營養諮詢和服務。擁有多年為備孕/懷孕及母乳餵哺、體重管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腸胃問題、腎病和癌症等相關人士提供專業飲食治療的經驗,更為多間教育學院擔任兼職講師。

曾與多個機構協力製作健康資訊刊物,經常獲邀接受電台和電視台(如無綫電視、有線電視、NOWTV、香港電台等)和多個社交平台的傳媒專訪,定期為多個本地報章、雜誌和會刊專欄撰寫文章,從多方面推廣健康飲食。

盧庭威(Kurtus Lo),註冊營養師(澳洲)、運動營養師(澳洲),香港營養師協會財政、媒體發言人(2019 – 2021)及正式會員

畢業於澳洲紐卡素大學膳食及營養學學士課程(一級榮譽)及澳洲運動營養學會課程、修畢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課程。

現職主要推廣健康飲食計劃,於政策層面改善大眾健康,並於教育學院擔任兼職講師,期望教育及培養大眾對公共衞生營養的興趣。經常於電台及電視不同傳播媒體及研討會,分享健康飲食心得及烹飪示範,如商業電台、蘋果日報、明報、經濟日報、成報、晴報、AM730之訪問,亦為無綫電視、有線電視及香港電台等資訊性節目作專業嘉賓分享。多年來為市民舉辦講座及個別諮詢服務,曾為低收入家庭、特殊兒童、少數族裔及不同年齡層人士推廣健康飲食。 他熱衷寫作、烹飪及創作料理,協助編著《水果營養全書》及《蔬菜營養全書》,定期於多份報章撰寫營養飲食主題文章。曾於米芝蓮餐廳當學廚,亦分別為本港主題樂園及香港營養師協會設計健康飲品及食譜,將營養理論實踐為生活一部分。

作者:萬里機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營養師話你知】小朋友有腸易激綜合症無法治療?一文睇清成因及改善方法!

【零食奪命】2歲男童吃乳酪棒太心急卡氣管窒息死亡 醫生提醒注意一類零食!

【嚴重便秘】5歲女童不願吃菜 腸積數公斤糞便直迫肺部致劇痛

【營養師話你知】禁止小朋友食零食小心適得其反 推介7款健康零食!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