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學年在疫情影響下,無聲無息的結束了,香港至今疫情未見好轉,甚至變得更差。可是地球從未停止轉動,學生們又要準備迎接新的學年,坦白說,面對朝令夕改的政策,真的不知道學生們能如何準備,難為了學生也難為了家長們。
香港極不明朗的局勢,讓各人人心惶惶,加上外國對香港的移民政策寛鬆了,令香港產生了自97以後的第一個大規模移民潮,我身邊已離開或考慮離開的亦大有人在。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你心目中的法國人是這樣嗎?
但是到外國要謀生也不是易事,特別是已有一定事業基礎的人,要他們放棄高薪厚職由零開始,確實困難。基於這原因,把子女送到外國留學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
這引伸到這篇文章會探討的問題,就是對於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孩子和從未離開過孩子的父母,應該抱著什麼心態去面對這巨大的轉變呢?在此分享一下本人少少的經驗。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讓子女脫離填鴨式教育?比香港更便宜的高等教育
今次先從孩子的角度說起:
一下子要離開熟悉的人和地方,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心中湧起千萬個問號,感到有點兒不安和憂慮確實正常不過的。可是試想想這種類似的未知,其實大家都已經歷過,譬如每年升班都會有新的同班同學,從小學升中學更會有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校服,那時你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除了忐忑外,不多不少也會感到雀躍及期待吧?
回想起當年我首次踏足法國時,雖然到步時有點不順利,但當我坐巴士從機場到巴黎市中心的途中,第一次看到以往只在電視見過的Stade de France (1998年世界杯決賽,法國首次奪冠的場地),心情真的很興奮激動,那震撼還記憶猶新。
到外地留學的初期,遇上新環境、新圈子,新文化,不習慣是必然的,任何人也需要一個適應期,適應期的長短取決於我們對這個新處境的反應。 沉溺於懷念家鄉,想念家人朋友,花太多時間video call, 絕對有礙融入當地生活。
更多文章:與法國人好好相處不是夢
情況有如你進了一所新的學校,你也會好奇那校園究竟會是怎樣,也會花點時間周圍逛逛,發掘一下。去到外地,情況著實大同小異,只要保持著一顆好奇心,大街小巷走一走,我深信你們必能發現該地方可愛,獨特之處。一般留學熱點如歐澳美加,都有很多古舊的建築物,非常值得欣賞。
除了音樂,美食也是國際語言,從美食入手,亦能把你與那地方拉近。在社區中尋找一些地道的食店,品嘗地道的美食,同時觀察一下食店內的人和事,相信有助了解當地的文化。往往能藉著這樣做而認識到朋友。地道的美食有平有貴的,按各自的狀況,喜好就好了。
更多文章:【巴黎留學】法國讓人又愛又恨,全因法國人這5項特質?
朋友圈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認識朋友會很困難嗎?會否被排斥,歧視?這也是準留學生常有的擔憂,而老實說這種情況亦都真的偶然性會發生的,我也曾經在巴黎的街頭被駡,只要當沒聽到,不理會,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在校園內又如何建立朋友圈呢?在香港即使是毫不認識的新同學,因著大家同聲同氣,要成為朋友,並非難事。可是在外國,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要建立關係需要更長的時間,“順其自然”這成語並不太適用,反之要持比較主動開放的態度。
並不是說為了交朋結友就去做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聊一些自己不想聊的天,扭曲自己,迎合別人既痛苦,也不能持之以久。
最好的途徑是參與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學校均有很多不同的學會,如音樂,運動,電玩,天文等等。一來在課餘時間,大家都抱著放鬆的心態來享受,二來有著共同的話題,必定可以促進友誼的建立,我有些朋友都是在球場上結識的。
最後就是生活上的事情,如租房子,水電,飲食,銀行户口,還有很多以往由爸媽代勞的瑣碎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處理,怕應付不了。這個真的會令人感到煩惱,但不用怕,因為到最後不知怎的,你一定可以處理到的,“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沒有騙人,我親自印證過了。
更多文章:想學外語,選哪一個才好呢?
有件事在出發前是必需要做的,就是花點時間去了解你將要到的地方,特別是關於生活事項的,把surprise程度儘量降低,這世代要搜集資料輕而易舉,稍微Google一下就可獲得海量的資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祝福各準留學生,一切順利!
下次將會以家長的角度談談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子女孤身赴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