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育兒路上總是離不開一個「哄」字。吃飯要哄,睡覺要哄,刷牙往往更是哄都不得其法。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讓刷牙變得有趣,吸引小朋友更積極刷牙。
今天我們一同看看除了哄,家長還可以嘗試什麼方法讓小朋友乖乖刷牙?
聽著兒歌開心刷牙
很多小朋友難以耐心刷牙超過十秒,更不用說建議的兩分鐘。
小朋友大多喜歡手舞足蹈,家長可嘗試融合刷牙和歌舞,播放小朋友喜愛的兒歌,一邊刷牙一邊跳舞直到音樂停止,說不定孩子由抗拒變成期待刷牙時的親子歌舞時間呢!
更多文章:【牙科保健】諗起要睇牙就心驚驚?應對牙科恐懼有辦法!
常換牙膏新口味
每天吃同一款食物久了會感到乏味,刷牙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乏味的事情。
家長可嘗試帶同小朋友一起去商店挑選兒童牙膏,無論是最喜歡的角色還是最喜歡的口味,都可重燃小朋友對刷牙的興趣。當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牙膏,回到家自然急不及待想拿出來使用。
小朋友喜歡的東西可能像風一樣話變就變,幸好牙膏是消耗品,可以常常轉換新款式,保持刷牙的新鮮熱度。
寓刷牙於遊戲+ 獎勵
世界上沒有不喜歡玩游戲的小朋友。家長可使用遊戲方式去鼓勵小朋友刷牙。
將刷牙的程序融入成為遊戲的規則,例如「看看誰能刷牙刷得更久?」多玩兩次這樣的遊戲,不知不覺刷牙便可達到兩分鐘;或者是扮怪獸正在攻擊牙齒,而阻止它們的唯一方法是刷牙和漱口等遊戲,只要小朋友玩得開心,他們往往對刷牙遊戲樂此不疲。
此外,獎勵可說是一種積極的方法去鼓勵小朋友定時刷牙。例如小朋友每天早晚刷牙都獲獎勵一張貼紙,隨著貼紙的增加,小朋友的滿足感和期望也會增加,亦會更有動力自行刷牙。
父母是榜樣,小朋友刷牙也有樣學樣?
小朋友雖然不像成年人懂得重視牙齒衛生,但小朋友卻愛模仿大人,當他們看到父母常常刷牙,刷得開心沒痛苦,那麼他們也會對刷牙建立出良好印象,認為是快樂的事情。
因此,父母首先要豎立榜樣,早晚刷牙,注重口腔衛生,小朋友也會有樣學樣去刷牙。
家長可順勢指導小朋友完成整個刷牙的程序。雖然小朋友未必一學便懂,但持續耐心指導會令小朋友漸漸了解所需採取的不同步驟。家長在小朋友一一完成這些程序後謹記不要吝嗇讚賞,應正面鼓勵他們持之以恆。
更多文章:【牙科迷思】種牙補骨會好痛嗎?牙醫:補骨屬常見手術有一定風險
如有任何疑問,請向你信任的家庭牙醫查詢。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