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朋友換牙、長出小臼齒時,部份家長可能會發現小孩在小臼齒的牙面突出了莫明的柱狀,若出現此狀況切勿掉以輕心!
甚麼是小臼齒?
小臼齒又稱為雙尖牙,屬恆齒的一部分,位於口犬齒後、大臼齒前。小臼齒上下左右共八隻,有過渡性作用,既有犬齒及大臼齒能切割食物的特質,亦能將食物從前齒移動到大臼齒進行咀嚼。
小臼齒上出現了「小角」?到底是甚麼來的?
不少家長可能在小孩10至12歲期間,發現他們小臼齒出現「小角」般的異物,此增生便是「梁氏小臼齒」。
一般恆齒小臼齒的牙面會有兩至三個牙峰,若有「梁氏小臼齒」即會額外有一個增生的牙峰,形狀因人而異。「梁氏小臼齒」是恆齒胚胎發育時產生變異的現象,出現在下顎的機率較大。
「梁氏小臼齒」有何影響?
由於「梁氏小臼齒」的牙面上會有一個突起的柱狀,小孩在吃飯、說話時可能會感到阻礙,亦會容易積藏食物,引致蛀牙。若突起的部分斷裂或咬崩,牙峰內的神經總有機會外露,牙髓就有機會受細菌感染而壞死,蔓延下去更可引致牙根尖周炎及生牙瘡。
應該如何處理「梁氏小臼齒」?
若家長發現子女的臼齒上有突起部分,或子女向父母反映牙齒有不適,家長應立即帶子女到牙醫作檢查。
由於「梁氏小臼齒」連接牙髓組織,切除可能會影響牙髓,因此牙醫一般不會直接切除。
若突起部份沒有斷裂,牙醫會採取防護治療,使用複合樹脂物料(即瓷粉)塗抹於牙峰附近減低咬斷或斷裂的風險。有需要時或需磨短對上的牙齒,以免咬合期間會影響「梁氏小臼齒」的牙峰。
若突起部份已經斷裂,神經線未外露的話,牙醫會使用瓷粉抹在斷裂部份,防止再度崩裂或感染。若斷裂的同時神經線已外露,就須進行根管治療。
作者:陳澔賢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