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遇到牙齦腫脹和發炎的情況,都會覺得是睡眠不足或者太熱氣所致,但其實不單止這樣!若輕視牙齦發炎或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引致更嚴重的牙患問題。那麼
牙齦發炎還有甚麼原因引致,又有甚麼方法可消除腫痛?讓牙醫醫一文為你解答!
牙齦發炎是甚麼原因?
除了「熱氣」外,牙齦腫脹和發炎往往涉及不同的牙齒健康問題:
(1)細菌感染
口腔內的細菌感染會引致牙齦組織發炎。細菌一般會依附在牙菌膜上,當牙菌斑積聚在牙齦邊緣和牙齦線周圍時,且沒有做好口腔清潔,可能會令細菌釋出有害物質,引起牙齦腫脹。
(2)牙周疾病
若不注意口腔清潔可能導致牙周疾病,例如牙齦炎和牙周炎,這些疾病會引起牙齦腫痛、出血、發紅和牙齦萎縮。而牙根有嚴重蛀牙同樣可能會引致牙齒和牙齦出現膿腫。
(3)牙齦損傷
牙刷太硬、刷牙時太用力或過度使用牙線都可能會損傷牙齦,導致牙齦腫痛和出血。
(4)換牙期或智慧齒生長
在換牙期或智慧齒開始冒出時,牙齦可能會發紅或腫脹。
由於部分人口腔空間偏小,令智慧齒生長空間不足,除了會推擠牙肉外,更容易形成清潔死角,引致發炎。若出現「阻生智慧齒」一般會建議移除智慧齒,術後牙齦及牙齒位置在康復期間有機會再次腫脹。
(5)荷爾蒙改變
懷孕、月經期間和荷爾蒙變化,牙齦會變得更敏感,牙齦更容易腫脹和出血。
牙齦發炎症狀有哪些?
(1)腫痛
發炎的位置由於血管擴張、血流增加,引致牙齦組織發紅和腫痛
(2)出血
牙齦組織受到外來刺激時,例如在刷牙、使用牙線、使用牙縫刷或進食期間,牙肉會出血。
(3)敏感不適
牙齦發炎時會變得脆弱和敏感,當觸碰到牙肉時會酸痛和不適。
(4)口氣
牙齦發炎會令口腔的細菌過度滋生,當細菌分解食物時會釋出揮化發性物質,令口氣不佳
(5)萎縮
牙齦發炎不及時處理會令牙齦萎縮,令牙根逐漸露出,可能會令牙齒炎症更嚴重,同時增加其他牙患問題。
牙齦發炎和腫痛應該怎麼辦?
患者可從個人口腔衛生和牙醫診治,達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1)冰敷
牙齦腫痛時,冰敷傷口有助血管收縮,即時減輕牙齦腫痛症狀。冰敷時,可用毛巾包裹冰塊,避免直接冰敷刺激牙神經。
(2)注意口腔清潔
牙齦發炎最重要是注意口腔清潔,除了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和使用漱口水外,應定期洗牙,徹底清除牙石,減少牙菌膜累積,降低牙齦感染的風險和改善發炎狀況。
(3)注意飲食
發炎時,飲食應清淡,避免食辛辣、煎炸、堅硬等食物,以免刺激牙齦。日常可多吃含豐富維他命 C 的食物,補充營養,讓牙齦保持健康。
(4)藥物治療
使用抗生素可抑制細菌感染,使用時應按照醫生的處方;抗炎藥物可減輕牙齦疼痛和紅腫。藥物治療有助消退炎症,令牙肉康復。
(5)手術修復
若牙肉發炎嚴重,或需以手術修復損壞的牙齦組織。手術時,需清理受損部分,再縫合,讓損壞的牙齦組織重生生長。
牙齦發炎一般情況下不會危及生命,約一至兩星期內會痊癒,若情況嚴重,應及早尋求醫生診治。
作者:陳澔賢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