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周病初期(牙齦炎)時,只需遵從牙醫的建議,改善口腔清潔和定期進行洗牙,通常可以控制病情,但若然牙周狀況越漸嚴重時,便需要更深入的治療。
對於牙周病患者,一般會先建議他進行非手術性治療(Non 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根據牙周病患者口腔情況再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牙周病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清除牙齒表面及牙周袋內牙菌斑和牙結石,緩解發炎反應。
非手術性的牙周病治療步驟如下:
全口X光或CT電腦掃瞄
牙醫會先為病人進行臨床檢查,評估牙齦和牙齒周圍減染和發炎狀況。
拔牙
建議先拔除牙周已壞死的牙齒,避免牙周病細菌匿藏在口腔內及感染其他牙齒,令病情更嚴重。
深層洗牙
牙醫會配合局部麻醉,利用超音波洗牙機深入牙齦發炎的底部,清除牙齒表面牙菌斑及較淺層的牙結石。
牙齦下牙結石刮除及牙根整平
利用牙周刮刀,刮除較深和較硬的牙結石,再對牙根表面進行磨光,減少牙菌斑再次依附的機會。
口腔衛生指導
完成深層洗牙和牙根刮治後,牙醫會指導病人維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包括牙刷、牙線及牙縫刷使用的正確使用。
定期覆診和洗牙
治療完成後,患者應於2至3個月內到診所覆診,再次進行全口牙周囊袋的檢查。若牙周囊袋深度有明顯改善,發炎情況亦緩解,之後可每3至6個月定期回診,但若局部仍有較深的牙周囊袋,則或需進行牙周翻瓣手術。
作者:陳澔賢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