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進食時容易鯁喉,照顧者或會將食物切細,讓他們更易吞嚥。內地一間托兒所發生幼童骾喉致死事件,身旁的老師疑因只顧低頭玩電話,多次經過幼童卻未有察覺出異樣。幼童被送到醫院搶救,四日後最終不治。現時涉事老師已停職接受調查。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子女失心愛物品喊唔停 心理學家教正確安撫情緒方法
事發在甘肅蘭州市一間托兒所,一名女童在用餐時,被食物鯁喉而突然在座位上向後仰。在旁的老師卻專心地低頭看電話,未有察覺女童的異樣。途中也有其他老師在女童旁邊走過,同樣未有發現問題。情況持續約40秒後,老師終發現女童情況有異,立即與其他老師一同將女童帶離班房,可惜送院搶救四日後,最終證實不治。
台灣兒科醫生許丁元指出,當有異物卡在氣管而影響呼吸和發聲,小朋友或會出現以下表現:面色變紅、嘴唇發紫、表現驚慌、手挖喉嚨或指著喉嚨、用力咳嗽、只能發出哮喘聲等。當家長或大人發現後,應先鼓勵小朋友用力咳嗽,嘗試將異物吐出。如無法咳出異物,可按其年齡,以擊背法或哈姆立克法急救。
擊背法適合1歲以下幼童
家長可將寶寶放到大腿上,其面部向朝下。家長先用一隻手支撐寶寶下巴及心口,頭要比胸部低,用另外一隻手掌根拍其背部肩胛骨中間位置,連續大力拍打五下。及後,家長可檢查寶寶口中異物有否吐出,如沒有則可換成平躺的方式。
家長用兩隻手指,在寶寶胸口中間點上,用力壓五次,每次要向下壓達一至兩厘米。如果寶寶未有吐出東西,或是情況並沒有改善,則可重複拍打及擠壓動作,直到異物吐出。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復課無期家長小孩困獸鬥 醫生:有時要Time-out!
哈姆立克急救法適合1歲以上兒童
家長可由後面環抱著小朋友,一隻手握實拳頭,頂著小朋友胸骨跟上腹部之間的位置,亦即是小朋友肚臍與心窩的中間點,另外一隻手則包著拳頭,雙手一同用力推向上及往內連續按壓五次,直至異物吐出。如果小朋友無法站立,家長可以讓小朋友躺平,家長兩隻手掌重疊地在其肚臍及心窩的中間點,向下及向前連續按壓五次,同樣直至異物吐出。醫生指出,此方式亦適用於成人。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小朋友感冒鼻涕狂流慈父用口吸?醫生提你步驟忌做錯
醫生提醒,當小朋友噎到時,不應伸手到小朋友口中進行催吐或挖掘,以免造成反效果,令異物卡在氣管,反而更加危險或造成二次傷害。萬一小朋友已意識不清及無法呼吸,應要立即就醫,進行急救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