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的牙齒好像比一般人多出幾顆?是「牙齒亂長」或「蛀牙長歪」嗎?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多齒症」。
這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口腔發展異常,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影響恆牙的排列和咬合發展。以下就來了解多齒症的成因、影響,以及如何及早發現與治療吧!
什麼是多齒症?
多齒症(Hyperdontia)指的是口腔內長出多於正常數量的牙齒。一般小朋友乳牙共有20隻,長大後的恆牙應該是32隻。如果在這之外再多出一顆或幾顆牙齒,就屬於多齒症。
最常出現的位置是上顎門牙區,也就是前門牙中間的位置,有時候也會在臼齒或犬齒附近發現。
多出的牙齒不一定會長出來,有些藏在牙齦或骨頭裡,必須透過X光檢查才能發現。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直到孩子換牙不順利時,才會驚覺原來是多齒症作祟。
多齒症的成因

至今醫學上仍未能完全確定多齒症的成因,不過多數專家認為與遺傳有關。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過多齒症,孩子出現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另外,胎兒在牙胚發育時若出現異常,也可能導致多餘牙齒生成。
某些罕見情況下也可能與其他先天性疾病相關,例如顎裂、鎖骨顱骨發育不全等。不過多數小朋友的多齒症都是單純現象,不會伴隨其他身體問題。
多齒症會帶來什麼影響?

多齒症本身不會造成疼痛,但如果多出的牙齒長在不對的位置,就可能擠壓到正常牙齒,造成排列不整或牙縫變大。
情況嚴重下可能導致恆牙萌出困難,甚至阻塞牙根發展,讓牙齒卡在牙肉裡長不出來。
有些小朋友因為多齒症而出現門牙歪斜、牙縫過寬或咬合不正,影響外觀與咀嚼功能。若長期卡在牙骨裡,也可能引起牙根吸收或囊腫問題。
如何發現孩子有多齒症?
換牙時發現乳牙掉了卻沒有新牙長出,或者新牙長得歪歪斜斜、偏離原本位置,都是最容易察覺的情況。
這時就該帶去檢查,照X光或全口掃描以確認是否有多餘牙齒存在。
有些小朋友雖然外觀看不出異常,但若在定期牙科檢查中發現恆牙萌出延遲或排列異常,牙醫也會主動檢查是否與多齒症有關。
多齒症的治療方法
若多出的牙齒沒有影響咬合與外觀,醫生可能會建議暫時觀察;但若造成牙列擁擠、恆牙無法長出或牙縫過大,就需要考慮拔除。
拔除手術一般由兒童牙醫或口腔外科醫生進行,過程會以局部麻醉進行,安全性高。對於比較深層或藏在骨頭裡的多餘牙,可能需要小型手術取出。
拔牙後會依照孩子的牙齒發展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做矯正治療。
治療後的護理與後續觀察
治療後的幾天內,家長要協助孩子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吃太硬或太熱的食物,並依照醫生指示使用漱口水或藥膏。
如果手術區域有輕微腫脹屬於正常現象,通常幾天內會慢慢消退。
更重要的是後續追蹤,定期拍攝X光,確保牙齒發育正常,因為有些小朋友可能在不同階段還會長出新的多餘牙。
如何預防與早期發現多齒症?
雖然多齒症多半與遺傳有關,未必能預防,但家長可以透過定期牙科檢查幫助早期發現。
一般建議家長讓孩子從三歲開始定期看牙,至少每半年一次。從小培養看牙的習慣,不僅能預防蛀牙,也能及早掌握牙齒發展情況。
給家長的溫馨提醒
多齒症雖然聽起來讓人擔心,但只要及時發現與治療,都還是能正常發育,家長不必過於焦慮。
如果懷疑孩子有多齒症,或換牙過程異常,建議儘早諮詢兒童牙醫。專業的診斷與治療能幫助孩子建立整齊健康的笑容,讓每一顆牙都長在應有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