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於本月宣布中小學、特殊學校及幼稚園7月13日開始提早放暑假,K1及K2的小朋友更一早已在「放大假」。除了擔心小朋友學業滯後,悠長假期中的作息問題更是家長的燃眉之急。
加入一起討論:你地小朋友習慣幾點訓?
為加強防疫,孩子們終日留在家中,在沒有規律式時間表管束下,難免變得鬆散,不少家長在討論區分享,孩子的作息時間都有所改變:「10歲,本來9點上床,停課後無12點都唔入房。」
另外,也有家長表示:「返學就8:00-8:30訓,停課就9:30-10:00訓;返學6:15起身,停課9:00前起身。」,面對作息時間的轉變,為免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家長可以怎樣做?
加入一起討論:你地小朋友習慣幾點訓?
家長在停課期間若過度放寬孩子的作息時間,將影響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成長,有家長提醒:「停課前9pm瞓7am起身,停課期10pm瞓9:30am起身,我覺得吾(唔)值得為了親子時間而犧牲孩子的健康,早睡是幫助他們成長因子,兒科醫生經常説小朋友生活盡量要定時定點。」,如果孩子還在幼稚園階段,建議每天睡十個小時,在疫情期間,保持早起早睡的習慣,否則等到復課時,要調整就會很困難了。
之前網誌作家兼幼稚園校長鄧雪堯有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篇文章,名為 《 「停課」是這一代孩子的悲歌》 ,內容提及到:「留白對生活在香港的小朋友來說是奢侈的…正如每天要睡10小時一樣,其實是作為孩子的基本權利,但可惜生活在香港的學生們從來沒有擁有過!」所以,要為孩子好好安排每天的休息時間,才能做更多的事。
為解決以上狀況,家長可考慮為孩子訂立生活時間表,當中包括遊戲及休息時間,但切勿把項目排得密密麻麻,應讓他們有適應空間,同時培養自律性,如果孩子能做到,不妨給予一點鼓勵與讚揚;鄧雪堯校長又建議,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訂立合理的時間表:「讓他們自主去安排自己想進行的活動,而不是放縱他們任意妄為,打機、睇電視、玩電話還是可免則免... 電視、電腦的聲光效果刺激到的是大腦皮質下負責警覺的神經細胞,激發的是人類最原始的能力,人會頓時變得非常專注。但這種專注是被動的,是不持久的,不需要訓練亦不需要腦力的本能,只是變相的注意力轉移,讓自己的思考模式跟著聲光刺激走,在這些刺激結束過後人往往會變得很疲倦、很失落。」
家長更應注意「不浪費時間」的定義,是指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對每一位孩子來說都是獨有的。在過程中,家長可給予孩子慢慢實踐的機會,培養時間觀念,並在旁提醒及協助孩子好好遵守當中內容。
加入一起討論:你地小朋友習慣幾點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