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最重視孩子哪方面?」我毫不猶豫答:「品德。」品德,是窮一輩子的修養;德育,是父母窮半生教育子女的事業。這一問讓我反思,為人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我和丈夫早有共識,無論女兒聰明與否,也一定要她「有修養,言行舉止有規有舉」。孩子自出娘胎,父母即成他們的「人生導師」。道德倫理,三綱五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體現於健康的家庭生活,而「家教」就是讓上述「教條」得以實踐的方法。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背景不同,家人各有性格,沒有一套「黃金家教法」能適用於普世家庭。不過,總結過往修讀幼兒教育課程的經驗,與及研習育兒書籍所得,我相信,以下四點「放諸四海皆準」。
一、父母關係親密
父母乃家庭核心,親密的夫妻關係乃美滿家庭的磐石。子女在父母身上感受甜蜜的愛,方知「愛」是何物,耳濡目染,才知如何把「愛德」推己及人。父母終日劍拔弩張,口出惡言,互相指罵,毫無尊重,孩子只會從父母身上承襲「一條毒舌」,學會傷害別人的言詞。長期目睹父母不和,子女情緒必然受壓。曾有臨床心理治療師分享真實個案,夫妻關係疏離,會令子女感到焦慮不安,繼而誘發連串行為問題,即使蹣跚學步的幼兒,亦不例外;要治療這些孩子,先要修補父母關係。
試問,父母率先搗毀人倫三綱,又怎能期望子女學懂倫理道德?若要子女孝愛父母,待人和睦友愛,夫婦應相敬如賓,彼此相愛相親。
二、父母以身作則
常言道:「子女是父母鏡中的反映。」
父母一言一行盡收兒女眼底,孩子更會依樣畫葫蘆,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薰陶對孩子品德教育至為重要,身教勝於言教,能以身作則的父母,孩子自有可仿傚的楷模,學習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
三、父母立場一致
家裡有些長輩總愛分享教子之道,甚麼「父母之間,一個當好人,一個當壞人」,這說法看似有理,實際不然。
父母立場不一,只會令孩子無所適從。再者,孩子機靈,懂得找「避難所」,當一方「嚴刑峻罰」的時候,另一方「呵護備至」,孩子豈會不知應投奔誰的懷抱?
所以,父母必須在管教理念、管教方式、底線立場等方面,態度一致,給予孩子清晰明確的指示訓誡,獎罰分明,方可有效管理孩子的行為態度。
四、父母循循善誘
雖在管教孩子時,父母應當「鐵面無私」,但教孩子做人之道時,也該循循善誘。不要迷信「棒下出孝兒」,過度體罰在現今社會只會換來更叛逆的兒女。父母子女親密,關係方會長久。父母合情合理、可敬可親,方可得到子女由衷的尊重。得人尊重,父母的話方能擲地有聲,從而培育孩子品格情操。
中國先賢,智慧過人,《大學》載:「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父母正心修身,才可齊家。要孩子立德立言,父母應先謹言慎行;要孩子有家教,父母先要「教」好自己。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