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3K

【港識教養】愈獎勵愈百厭?一個重要步驟令禮物變「有效」

早幾天接受了一個談禮物的訪問,想起了不少父母的一個常見煩惱。很多人說用獎勵鼓勵小朋友的好行為,為什麼我用了各式各樣孩子喜愛的禮物作獎勵,他的行為沒有好過來,反而常常「扭」要更多的獎勵呢?今次讓我們一起了解令獎勵有效的重要方法!

更多文章:【親子急急問】禮物出現時序極重要 小心助長仔女「扭玩具」

做到好行為才獎 還是獎了才開始做?

獎勵出現的時間與獎勵會否成功息息相關,到底應該做到好行為才獎,還是獎了才開始做好行為呢?相信不少人都試過聽到孩子說「我看完這個就會做功課」,又或是「送我這個,我一定會努力練琴」這些承諾,但當孩子得到獎勵後,可能又會做不到應承了的行為,又或是會「講價」,希望獎勵時間會延長。這不是因為獎勵沒有用,而是一般孩子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後,就失去了動力去守原來的承諾。因此,獎勵要在好行為後出現這個原理是很重要的,即使孩子有時可以守到承諾,也宜參照這個原理給予獎勵。

在不理想行為後給予獎勵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故事獎勵不理想,在不理想行為後給予獎勵多數是在無意間發生的。例如孩子在街上要求買糖果,被拒絕後大哭起來,因為哭得太厲害,然後最後得到了糖果,應父母要求應承以後不會再大哭大鬧。在這個例子中,孩子會認為自己得到獎勵的原因是因為哭鬧,下次再想得到獎勵時,便會以哭鬧這行為換取獎勵了。這個情況在我先前寫的書中,也有詳細描述如何先穩定孩子的哭鬧情緒;而在獎勵的層面而言,緊記着要在孩子合作後、做出你想行為後,才是可以實施獎勵的好時機!

更多文章:【親子教養】應用靜觀與同理心 成處理行為問題的好幫手

獎勵當然是一個好方法以鼓勵孩子的好行為,但我們也不是常常只和孩子談條件,好行為也不只包括守規矩。佳節當前,我們為孩子準備禮物的同時,也可以鼓勵孩子為父母與長輩準備他們能力辦得到的小禮物或心意卡,在生活中保持互相感恩的心,也是我們可以送給孩子的一份好禮物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幼兒情緒】小朋友放學後總是鬧情緒?心理學家建議4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1-5歲教養】教導孩子「分享」,爸媽要知道的「分齡」法則!

【教育方程式】父母切忌5種行為 傷害子女弱小心靈!

【教育方程式】幼兒成日大發脾氣 父母必學5招保冷靜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