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作者吳曉樂,臺北大塊文化出版,我覺得很值得推介。
首先,這本書打破了我看書速度的記錄。我一邊看,幾乎沒有分心的把它吞噬,而且,作者描述的真實故事,讓我在公眾地方,不顧形象的掉下眼淚。它沒有教晦、沒有理論、沒有技巧;它不會教你該如何教導小孩,卻會讓你有很多反思,甚至百感交雜。
「把小孩好的壞的打包成一團,再歸因於『父母的管教』,不僅忽略其個人特質,也忘了把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P.10)
「很多時候我可以看見他們的無助,他們被眾多輿論給干擾到無法做出決定,四面八方的壓力在敦促他們成為『更積極』的父母。」(P.324)
不是嗎?我們當父母的,也相當大壓力。孩子的行為似乎是父母的成績表。為了這張「父母成績表」可以見得下人,我們用上不同的手段,彷彿都要將孩子按照模範兒童般倒模一樣地教導。父母,只是工廠裡的車衣工人。
「我們(兩母女)最快樂的日子,或許是我懷她的十個月,那時我什麼也沒在想,只祈禱她健康平安。」(P.160)
這是你的寫照嗎?曾幾何時,我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愉快地成長,可惜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加入了很多父母主導的要求。我不是說父母不應有所要求,事實上,社會的規則、道德、倫理、學識等等,都要一一教導,但哪些才是基本原則,哪些是父母的主觀願望,那界線未免太過模糊。記得有一次親戚飯聚,席間有位虎爸長輩,親友勸他不要迫得太緊,他當時回應道:「除非有能力讓他一世愉快,否則應該早早讓他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的壓力。如果現在讓他輕鬆了,到工作時才發現有壓力,他可會怨我呢!」有時想得太多,父母也會很累的。健康愉快,不就是很完美嗎?(其實愉快也可以同時學習的,就例如有人很熱愛他的工作(例如我),也有人很討厭自己的職業)
「愛是有條件的,他只在小葉考了前三名那次才像個父親⋯⋯只有成功的小孩才能取得被愛的資格。」(P.162)
你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嗎?這個故事很傷感,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為了父母開心,選擇犠牲自己的意願。究竟,他是為誰活的呢?
「台灣(香港亦然)家長普遍有個不安是,自己的小孩玩得太多了,坐在書桌上的時光太短了。他們鼓勵小孩讀書,不鼓勵讀書以外的事項。造成的後果是:小孩讀書的時候想著玩,是以書讀得七零八落,等到玩的時候,又想起未完成的作業、未備妥的考試,玩起來又充滿罪惡感。」(P.312)
我可以告訴你,運動足夠的孩子,成績普遍都優於沒有運動習慣的學生,這可是有研究根據的!讓孩子自己挑一項他有興趣的運動吧!我不是說要操練到能夠參加香港代表隊那種水平,只是他喜歡,能幫助減壓,這就足夠了。是以,我家孩子在考試期間,他們到公園「放電」的時間,可是平時的幾倍呢!
現代的人類,知識傳遞很快,我們都會向「最佳方法」學習,希望自己都能夠成功。這本書的力量,在於提醒我們停一停,想一想。它以九個另類故事,以「痛苦」的經歷,來喚起我們對「最佳方法」的執著。最後,我想以書中一小段作為結語:「事件的最初,我們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樂,最後我們的期待卻無限制地擴張了開來,於是傷害就無可避免,我們也失去了最被凝視孩子的初衷,曾經在某個時刻,我們光是觸摸小孩柔軟的掌心就滿足不已。」(P.323-325)
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