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國人, 都熟稔“勤有功,戲無益”。很多時候,父母會鼓勵孩子多看書和多寫字,但甚少叫孩子多玩耍。不過其實無論是心理學或是教育學的研究,都證明玩耍對兒童學習有莫大的益處。
玩耍的好處
玩耍能訓練大小肌肉
幼兒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概念,其實並不一定規範於書桌上的紙筆練習。例如,相比起做數學練習題,孩子也能從跑跑跳跳的玩樂過程中,學習不同的數學概念。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邊上樓梯邊數數; 把不同的物件放在地上,然後叫孩子拾起不同數量的物件去學習一對一比率;把不同的圖形貼到房間不同的地方去學習圖形分類和用積木砌物件去學習空間感等。透過這些遊戲,孩子不但能學習不同的數學概念,更能提升其大小肌肉,有助體能發展,並能為往後更高難度的體能活動做基礎準備。
玩耍能幫助大腦聯繫,提升記憶力
通過紙筆的練習,孩子確實能學會閱讀和抄寫不少的生詞。不過,家長不難發現孩子一旦沒有重溫,那些學過的字詞,就會不翼而飛。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會把不常見或非生活化的事情忘記。相反,當孩子從遊戲中學習,他們能透過觸覺,視覺,聽覺,味覺或嗅覺等不同的刺激,親身感受和學習物件的特性。這樣的學習,有助提升大腦與該物件的聯繫,從而加深孩子的記憶。此外,由於學習變得生活化,學習也會變得更有意義。
玩耍能提升語言和社交能力
當孩子和其他人玩耍時,他們必須使用語言去溝通,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就算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他們也會增加非語言(則肢體語言)的使用去表達自己。由於玩耍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孩子有很多機會去使用語言和表達自己,從而提升其語言能力及表達意欲。此外,在玩耍的過程中,當孩子遇上困難或糾紛,他們需要觀察別人的情緒反應,瞭解別人的想法,並作出適當的反應,從而提升同理心的建立,社交技巧與能力。對於需要交換角色或排隊輪候等遊戲,都有助孩子學習分享概念和社交的規矩。
其實對於幼兒來說,每天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認字,不是訓練手肌,也不是學數學,而是玩耍,因為玩耍是幼兒學習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透過玩耍,孩子不但可以學習不同的知識和生活技能。 群體式的遊戲更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 其實對於不同的學科知識,從富有趣味的玩樂過程中學習回來的,往往就能在孩子的大腦,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參考資料:
玩樂的重要性 (無日期) 。 早期教育之家。 取自
http://www.brillbaby.hk/after-birth/the-importance-of-play.php
城邦文化新手父母出版 (無日期) 。 《管教,要掌握鬆緊!》取自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101222&s_code=0798&s_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