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嘗試不要寵壞子女,不過你的寶貝發脾氣加眼淚攻勢,有時候你都只有投降了事。
明白的,不過原來,向孩子說不,他們將來會感激你呢。
當你還是小孩子時,家中的用品如鞋盒,可以變身做屋子、太空船或者一個堡壘的材料。也許,父母會給你買一個精緻的玩具屋,但都不及前者有趣味。
有研究進行了測試,要求孩子幫忙 "小熊 Bobo" 去拿玩具,可以使用一些物品,如玩具、鉛筆、磁石及木盒子等。
最佳解決方法,當然是用木盒子作梯級,叫 Bobo 站上去,就可以拿到玩具了。想當然,6至7歲的孩子一般都比5歲的,解答得更快。
不過,另一情況下,5歲的一組就大勝哥哥姐姐們:當木盒子是一個容器,盛載著其他物品時,而非獨立地放在枱上。
專家解釋:"當木盒子是一個容器時,年長的孩子沒有想像到超越客器的作用;而對年幼的兒童來說,盒子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就如獨立的一個物件一樣。"
當然,並不是要求家長去否決孩子的所有事,不過可以注意到偶然的拒絕,對子女的創造力有正面幫助。當你沒有什麼材料時,就被迫要以新方法去運用手上的資源。
體驗一下短缺情況,實際上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跳出框架去思考。
下一次,當孩子們苦苦哀求時,不妨考慮一下培育他們的創造力。如果還是被迫投降的話,也不緊要的—永遠都有下一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