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魯莽行為感到氣憤,尤其越是幼小的孩子,他們對規範的意識尚未建立,行事戀會較為衝動,一想到什麼便會行動。
但試想想,在學習上,那份主動的態度確實對學習有幫助。有時,他們行動之快實在是不能預計,所以父母總怕意外出現,不得不要孩子來個Time-out(暫停)。不過試過得多方法,好像他們的行為未見改善,究竟有沒有良方可見效果!?
1. 大聲喝止
見過大部份父母最時常會用聲音來制動孩子的行為。其實孩子還是嬰兒時已懂得分辦父母發出語調時的不同意思。但見過有父母大聲叱喝孩子都好像起不了作用,只因每次孩子事無大小,家長都以同一層次(大大聲/太細聲)來與孩子對話,對於孩子來說,他都未有分辦父母在事件的定位上那層次,即大事小事都同一處理,最首先用聲音來停止活動的辦法,都要思考當中的高低音大小聲,才可獲得正確的效果。
2. 獎與罰
之後,又見過有部份父母會以利誘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合作程度。當中,中國人的社會以罰較普遍,只因抽走他們較想要的事情,他們得快便處於極合作狀態。但實情,他們非但變本加厲,更因為後果需越加嚴重才收效,但部份家長又捨不得孩子被自己罵罰,最後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實行無事發生則無事處理。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則變成一個不會有後果的。再加上,同一件事又獎又罰,賞罰不一的情況更使孩子混淆起來,那他們的行為更未見改善。
3. 倒數321
其實孩子都需要有所謂心理預備的停頓。回想成人世界裡,又有多少次能即時從專注的事工中停下來,孩子都只因太專注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上。要是從那專注的精神,要他們回過神來聽取我們的指示,其實大多時先以倒數法,都能帶他們回來聽候我們。時間由十秒至三秒為限不等,視乎事情的需要而定。但緊記的是需要持之以行,部份父母認為起不了作用就棄用,那孩子就更難以建立成習慣,自然當作耳邊風。
當然,部份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們會因為工作專注力不足,要他們從一件事工立刻停止過來,那需要更大的體諒和包容。若然,孩子有此方面需要,那就多給予包容。最理想的就是當孩子的心靈教練,多了解他們所想和所需,或者他們的所謂衝動,會及早發展成自制能力來處理。
image from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