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598

【懷孕運動】孕婦宜靜不宜動?物理治療師拆解孕期3大運動迷思

懷孕是一段充滿喜悅和期待的旅程,準媽媽們總希望給寶寶最好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健康順利的孕期。適當的運動,不但能讓媽媽和寶寶更健康,還能幫助媽媽在分娩時更有準備。

迷思一:孕婦不應該運動?

很多長輩常提醒準媽媽:「懷孕就要多休息,不要亂動!」這種觀念在過去非常普遍,因為大家擔心活動太多會增加流產、寶寶發育不健全,甚至早產的風險。於是,不少準媽媽選擇多休息。

然而,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如果孕婦本身沒有特殊併發症或高風險狀況,規律而適度的運動並不會增加風險,反而帶來許多好處。運動能幫助準媽媽控制體重,降低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早產、剖腹產,以及寶寶體重過輕的風險;同時減少腰背痛與關節壓力,改善血液循環,減少水腫。更重要的是,運動能提升睡眠品質、紓緩情緒,讓孕期過得更自在。當準媽媽得到醫生的同意下,就可以在懷孕期間任何時候開始鍛鍊。

迷思二: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就不要在孕期開始運動?

其實正好相反!即使懷孕前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仍然鼓勵準媽媽在孕期開始動起來。重點不是一開始就做很多運動,而是循序漸進。準媽媽可以從簡單、溫和的活動入手,例如散步、伸展或孕婦瑜伽,慢慢建立自信,再逐步增加時間與強度。

理想的目標是在一週大部分的日子裡,每天進行大約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樣能讓身體逐漸適應並獲得穩定的健康益處。最重要的是,運動應該讓身體感到輕鬆舒適,而不是過度疲勞。只要掌握這個原則,即使過去很少做運動,也能安心開始培養運動習慣。

迷思三:只能散步,其他運動一概危險?

散步當然是一個安全又方便的選擇,但並不是孕婦唯一能做的運動。其實,還有不少合適的選項,例如臥式健身單車、有氧運動、孕婦普拉提、阻力訓練(如啞鈴或彈力帶)、伸展運動,以及水療或水中有氧運動。只要注意強度適中,並依照自身狀況調整,這些運動對準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既安全又有益。

溫馨小提醒

孕期運動以安全、低衝擊的方式為主,並應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如果屬於高風險懷孕,或不太確定哪些運動適合自己,建議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物理治療師。此舉不但能保護自己,也能給寶寶最好的照顧。

此外,準媽媽應緊記孕期做運動時,隨時留意身體所發出的訊號,若感到不適就要立刻停下來,並且保持充足水分,避免過熱或過度疲勞。運動不是準媽媽的限制,而是孕期最好的夥伴,能陪伴準媽媽和寶寶一起健康成長。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註冊物理治療師李穎妍女士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靚媽攻略】產後脫髮告急?星級媽媽Coffee分享防掉髮秘訣 守住珍貴頭髮生長機會

精明入手:新手爸媽實用初生嬰兒用品清單

懷孕期傷風感冒怎麼辦?藥劑師用藥安全話你知!

【營養師話你知】孕期吃什麼才安心?體重管理與飲食風險全攻略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