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奶媽媽唔易做,但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們都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而母乳對寶寶有許多好處,既能降低過敏體質,又能提高免疫力。而本港有許多在職媽媽,復工後想繼續餵哺母乳就需要泵奶,但卻有不少媽媽面對奶少不足的問題。
母乳量不足的原因
相信許多媽媽都會有所疑問,為何有人奶水充足,但有人卻奶水不足?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媽媽們奶水的多少與水份攝取有絕對的關連,媽媽攝取足夠的水份才會有足夠的奶水。
她又表示,臨上常聽到很多媽媽說:「老一輩的都說不能喝水,不然會有小腹」,或是「聽說不能喝水,會太寒,要喝米酒水,否則月子坐不好,老了就知道病痛纏身等等」,但其實只要喝暖水就不用擔心,而母乳媽媽一天至少要補充3000c.c.的水份,如果天氣熱則要補充更多。
其次,遺傳和「怕痛」都是媽媽母乳不足的原因,因此母乳媽媽一定要學懂正確按摩和熱敷乳房,而如果媽媽太勞累也會影響泌乳,所以媽媽們必定要睡好睡飽,否則當媽媽每晚起床餵奶數次就會很快累壞。
增奶食物一覽 港人至愛奶茶都上榜
母乳媽媽可能會擔心奶水不足而想增奶,特別是全泵型的媽媽,而在營養學上確有部分食物可以為媽媽補充更多奶水。
劉純君表示,首先是蛋白質的食物,包括雞肉、魚肉、牛肉、豬肉、豆腐等高蛋白質食物,皆有助修復身體組織,讓媽媽泌乳有原料。
其次就是含油脂的食物,包括苦茶油、橄欖油、麻油、堅果種子類,母乳要夠油,孩子的腦部發育才會好,因腦細胞需要油脂的幫助,像營養學上很崇尚能夠補腦力的DHA,就是油。而含醣類的食物也很重要,醣類食物可補充媽媽身體的耗能,因為泌乳也要消耗很多體力,含醣食物吃得夠,媽媽才會有體力,泌乳量自然足夠,當然同時也要補足水分,奶水才出得來。
至於媽媽們在坐月期間經常會飲用許多湯湯水水,劉純君就表示這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建議授乳媽媽多喝雞湯、不加薑的鮮魚湯、不加薑的蠔仔湯,以及青木瓜排骨湯、花生豬腳、蝦子、生蠔、鯽魚等等,但蛋白質只在肉裡面,所以除了喝湯外,湯料也要吃。
此外,花生桂圓甜湯、黑豆水、黑麥汁、豆漿、熱紅棗茶、熱鮮奶紅茶、甜酒釀蛋湯圓、白粥泥等都有幫助。
回歸基本步 多讓寶寶吸吮可促進奶水分泌
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奶水不足的原因包括腎氣不足,和西醫診斷相對應的說法是「泌乳激素不足」。泌乳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能刺激乳房中腺體的泌乳細胞分泌乳汁。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泌乳激素才會開始工作,製造奶水提供寶寶下一餐使用,因此,建議多給寶寶多吸吮,多刺激,促進奶水分泌。
哺乳禁忌:不可吃麥芽、韭菜
雖然很多食物有助補充奶水,但要小心哺乳時不可進食含麥芽、韭菜的食物,否則會抑制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