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懷胎十月的日子在一波三折,但又充滿感恩的心情下,畫上幸福句點。
預產期是7月20日,可是期待再期待,小豆丁完全沒有任何「退房」跡象,似乎他非常喜歡這間為他度身訂造的星級豪宅。醫院最後通牒,7月27日第41周時要入院催生。頂著超巨大肚和水腫到變形的大腳,我每天喪行二,三小時,行過幾次樓梯,又勁食寒涼食物,小豆丁仍然不為所動。沒辦法,唯有7月27日乖乖入院催生。
催生這個名詞聽得多,但實際內容卻一無所知,入院前一晚我特地上網補課。一直以為催生成功率百分百,事實證明我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在網讀到許多不同媽媽分享自己催生失敗的經驗,我才知道BB不一定一催就出世,有些BB的確很有堅持和性格,我的小豆丁就是其一。
我是在政府醫院分娩的,所以也在政府醫院做催生。簡單來說,催生有兩部份,先是塞藥,即是由產科醫生把催生藥丸放進陰道深處近子宮頸位,軟化宮頸口肌肉,誘使身體進入作產狀態,每粒藥丸為時24小時,總共有三次塞藥機會。若三次塞藥都未能誘發任何作產先兆或軟化宮頸口肌肉,便須進行剖腹分娩。
27日早上,我和爸B吃飽早餐,抱著既顫驚又期待與小豆丁隨時見面的心情入院。做過簡單媽媽體檢和半小時駁機聽小豆丁心跳證明一切健康正常,便由醫生進行內診。內診過程不提了,總之那是每位媽媽都不會忘懷的記憶。醫生內診後,發現我的宮頸口完全未開,想跳步做人工穿水也不能,要塞第一粒藥,翌日早上醫生再做內診檢查宮頸口狀況。
塞藥第一天,白天完全沒有動靜,心裡既驚又喜:驚的是怕催生反應特強,自己一下子承受不了,又擔心催生無效要開刀產子;喜的是沒有反應,整天可以繼續無痛自在(避得一時得一時的鴕鳥政策),心情極度矛盾。到了傍晚,開始出現狀似M痛的宮縮,但只是下腹痺痛,姑娘說要整個腹腔都規律性地抽痛和宮縮變硬才算。
第二天早上,醫生說我的宮頸口只開了一隻手指位。無知的我問:「那即是一度嗎?」「是沒有度數。」 果然是no pain, no gain。 唯有二度塞藥。
二度塞藥,我的心情是無奈的。因為小豆丁已過期居留了8天,再不「退房」,他可能會缺氧和營養不足;而且爸B的兩星期假期只剩幾天,之後要再請假陪產也很困難,還要在8月中前趕交出世紙副本和小豆丁的體檢報告給育嬰園;更甚者,我非常不情願和害怕開刀。如果三次塞藥;失敗而要開刀,這會是最壞的結局 (然而世事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第二次塞藥後的晚飯時間,我開始坐立不安,那種惱人的M痛式下腹痺痛又來了。但網路上的成功催生故事說,二度塞藥很快見效,見紅穿水陣痛急速到訪,但我只有坐立不安的下腹痺痛,和胃口全失,有點壓力。凌晨1點上床睡覺,沒料到凌晨1點57分,一陣陣肚痛伴隨著規律的子宮收縮終於來襲……(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
Image courtesy of Gettyimage